【同心戰(zhàn)疫】守護!
發(fā)布時間:2022-05-20 | 來源:組織部 工會 宣傳部 | 攝影:魏志博 陳淼 田依昀 葉和樽等 | 瀏覽量:
“我可以!”“沒問題!”“隨時聽從安排!”……中石大黨員干部和廣大教職工們在接到學校疫情防控志愿動員令后,紛紛給出了這樣的反饋,一句句回應(yīng)簡短而有力,一份份擔當無畏又無私。
近期,北京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與疫情的較量正處于膠著期。為進一步織密防護網(wǎng),贏得與病毒的新一輪較量,中石大在組建學生黨員先鋒隊、青年志愿服務(wù)先鋒隊的同時,組建起黨員干部和教職工志愿者隊伍,一批批黨員干部和教職工沖鋒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wù)一線,以實際行動彰顯師者擔當。
防疫志愿動員令發(fā)出后,學校各單位負責人黨支部書記率先垂范。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他們的身影;哪里有缺位,哪里有他們的補位。一些家住昌平的教職工主動延長上崗時間,為學生的平安護航。
基建處王成和國有資產(chǎn)管理處王靜嫻趕上了5月12日中午學校首次開展的潤杰公寓到南北校園的雙向轉(zhuǎn)運工作,完成任務(wù)后,當看到晚上潤杰公寓快遞點維持秩序人手緊張時,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一干又是好幾個小時。
圖書館、校屬企業(yè)管理辦公室的教職工志愿者人手少,為了盡可能減少進校教職工人數(shù),他們主動承包一個點位值班一天的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工作。
從教職工志愿者報名開始,經(jīng)濟管理學院的牛琦彬老師始終密切關(guān)注微信群的消息,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人員轉(zhuǎn)運和日常核酸檢測志愿服務(wù)工作。他說:“我時刻準備著,隨時出發(fā)。”
化學工程與環(huán)境學院的張睿老師作為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志愿者,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們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遇到排隊較長時,他及時引導學生去人流較少的檢測點,耐心解答學生疑問,幫助疏導同學們的情緒。他說:“作為老師,作為黨員,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們要扛起肩上的責任,把師德師風放在心中,把服務(wù)師生落到實處,在學生面前做出表率,讓同學們安心放心。”
“各位同學請保持兩米距離,戴好口罩······”地球物理學院黨務(wù)秘書馬亞秋老師積極參與核酸檢測現(xiàn)場的秩序維護工作。人員換了一波又一波,她一直堅守到志愿服務(wù)結(jié)束。她說,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為打贏這場仗作貢獻。
科學技術(shù)處的王竹君老師是教工黨員突擊隊成員之一,她說:“我只是眾多教工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員,很幸運地成為了第一批‘上崗’的突擊隊隊員。‘攜手抗疫,共克時艱’是我們每位教工突擊隊員的共同理念;保障同學們安全有序地往返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我相信,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迎來這場攻堅戰(zhàn)的勝利。”
地球物理學院徐靜老師說:“很榮幸能加入教職工志愿者隊伍,為疫情防控盡一份綿薄之力。相信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成為學校疫情防控志愿者后,非常規(guī)油氣科學技術(shù)研究院的楊鈺龍老師總是沖在前面,與其他工作人員、志愿者一起搬運物資、維護核酸檢測秩序、發(fā)放盒飯。聽說學校在招募人員轉(zhuǎn)運志愿者時,楊鈺龍又主動請纓,幫忙開車運送往返各校園間的人員。當別人向他表達敬意時,楊老師說:“我也沒干啥,抗疫是學校每個人的事,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財務(wù)處運如敏老師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理應(yīng)沖鋒在前;作為中石大的一分子,理應(yīng)為守護校園貢獻一份力量。默默奮斗在抗疫一線的師生讓我感動,我也為能成為其中一員而自豪。家園安好,你我平安,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截至目前,學校教職工志愿者340人次,有序完成760小時的志愿服務(wù)任務(wù)。他們聞令而動、沖鋒在前,在不同的志愿服務(wù)崗位上,書寫著中石大人同樣的“硬核”擔當。
(編輯 李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