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海油黨校(培訓中心)聯合主辦的“科創菁英面對面”學術交流活動在我校成功舉行。作為我校承辦的中國海油集團公司青年科技英才培訓班的重要創新模式,活動以“能源、科技、創新”為主題,活動聚焦前沿科技與人才培養,院士、行業專家與來自中海油的廣大青年科技英才展開深度對話,為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主會場活動在海油黨校培訓四部董錦副主任的主持下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作《關于工程科技創新的哲學思考》主題報告,從方法論高度剖析了科技創新的底層邏輯,強調“跨界融合與系統思維”是突破技術瓶頸的關鍵。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陸如泉以《變化與重塑中的全球能源格局》為題,結合地緣政治與碳中和目標,全面預判分析未來能源技術競爭焦點。我校副校長張廣清結合我校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發展情況及其在巖石力學領域的科研體會,強調青年人才成長要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勇于突破專業限制。


在對話環節中,與會嘉賓圍繞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展開討論。蘇義腦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為關鍵詞,強調科技工作者首先要心懷家國,同時要具備創新精神,在科研道路上堅持實事求是,最終實現奉獻社會的價值追求;中國海油首席科學家米立軍提出“求實、創新”成長理念,指出青年科技人才既要腳踏實地解決實際問題,又要保持創新思維,在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中勇攀高峰;陸如泉給出了"做自己"的建議,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保持獨立思考,不盲目跟風,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走出屬于自己的科研道路;張廣清特別強調了"交叉"的重要性,指出當代科技發展越來越需要跨學科思維,青年人才要主動打破專業壁壘,在學科交叉融合中尋找創新突破口。互動環節中,學員就“技術快速迭代下的知識更新”等實際問題提問,專家們結合自身經歷給出諸多高屋建瓴的回答,現場互動精彩、氣氛熱烈。

在接下來的分會場活動,設置了勘探開發、鉆完井、海洋工程、煉化氣電四大專題,受邀的20余位業內知名學者與中海油參訓的164名青年科技人才互動交流,分享了深海一號創新與實踐、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及完井工程應用、海上風電政策及技術發展現狀、AI助力煉化過程智能化等創新案例,有效地促進了產學研深度融合交流。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通過主會場的頂層思想引領與分會場的垂直技術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了多層次學術對話交流平臺,探索了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訓新模式,為企業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