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時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科學研究領域出現了兩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一是計算流體力學方法,一是計算化學方法。這兩類方法在化學工程學科研究的廣泛應用形成了該學科的重要的新方向。為了進一步發展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2003年在“十·五”和“211工程”建設中申請組建了“計算化學與計算化學工程研究平臺”。
2、主要功能
在計算化學和計算化學工程研究平臺上可進行大型復雜化工過程中流動、傳熱、傳質及反應過程的全尺寸耦合數值模擬研究,展示這些大型復雜化工過程的流動與反應細節,揭示其內部的傳遞與反應本質與規律,實現對這些化工過程中流動、傳熱、傳質及反應的定量計算、量化設計和放大,促進化學工程與技術理論水平的提高和學科的發展。另一方面,在該平臺上還可開展分子模擬研究,模擬分子的靜態結構和動態行為,實現對分子體系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定性描述,給出這些物性之間的定量關系,展示現代物理實驗方法還無法考察的物理現象與過程。
3、日程運行情況
(1)平臺規章制度建設
大型儀器設備全部對外開放,儀器設備配備專職高素質技術人員,重視儀器設備的有效開機率問題。
(2)平臺負責人及專職人員分工
平臺負責人總體負責計算中心所承擔的研究課題以及對外合作項目;
專職人員具體負責計算中心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和使用安排。
(3)儀器設備開機率、完好率
所有儀器設備處于高效運行狀態,開機率和完好率為100%。
(4)保障實驗平臺所需運行費的來源
運行經費主要來源于承擔的研究課題項目經費和對外合作的項目經費。
4、主要代表性的儀器
(1)曙光刀片服務器TC2600:18個TC2600刀片計算節點,每個節點為Opteron2350四核雙CPU、內存4G、160GSATA2.5寸硬盤;
(2)計算機網群:8臺四核雙Intel Core Q9650 CPU,內存8G、1.5TB SATA硬盤;
(3)HPZ800工作站:六核雙Intel Xeon X5690 CPU,內存16G、1TB SATA7200硬盤;
(4)CFD數值模擬軟件:FLUENT、EDEM和BARRACUDA等;
(5)分子模擬軟件:Materials Studio、HYPERCHEM和GAUSSIA等。5、取得成果
5、取得成果
在計算化學和計算化學工程研究平臺上進行了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石油重點攻關及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在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ournal of Catalysis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EI收錄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