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烽煙載史 青衿尋蹤”實踐團在學院輔導員梁碩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主題宣講活動,為中學生帶來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紅色文化教育課。

今年夏天,實踐團成員奔赴五省七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實地走訪、史料收集、人物訪談等形式,深入挖掘和整理了豐富的歷史資料。這次宣講會旨在引領青少年重溫歷史記憶,感悟紅色精神,激發中學生對紅色歷史文化的興趣。
宣講會上,實踐團成員通過珍貴歷史圖片、視頻資料和生動講述,為同學們再現了那段烽火歲月中的英雄事跡,剖析了歷史事件背后所蘊含偉大抗戰精神。實踐團成員重點分享了他們在尋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包括走訪抗戰紀念館的深刻體驗,聆聽歷史親歷者講述的感人故事,以及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思考。

實踐團成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2022級本科生孫涵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有責任傳承紅色基因,也有義務傳播紅色文化,這是我們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誓言的實際行動。”

“每一處歷史遺跡都是一個民族記憶的載體,每一個歷史故事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實踐團成員、2024級本科生閆乙昕動情地說:“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述,讓更多同齡人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初二學生劉同學說:“我更加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宣講活動很有意義,大學生們用同齡人的視角和語言講述歷史,更容易引起中學生的共鳴,這種傳承式的教育模式值得推廣。”
據悉,“烽煙載史 青衿尋蹤”實踐團接下來還將繼續深入其他中小學和社區開展宣講,讓更多人體會歷史的厚重與傳承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