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2年北京市優秀教師
和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表彰結果揭曉
我院盧春喜教授
獲評北京市優秀教師
今天
帶大家一起走近
勇擔使命、春風化人的“大先生”
盧春喜教授
盧春喜,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化工學會會士,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從事一線教學、科研工作26年。現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顆粒學會流態化專委會主任,中國化工學會化工過程強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粉體技術》副主編,《化工學報》《高校化工學報》《高校化工學報》《Petroleum Science》《化學工程》《煉油技術與工程》《應用化工》《石化技術與應用》等期刊編委。獲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優秀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石大領軍學者等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愛崗敬業、關愛學生
堅持將思政教育融入育人過程
盧春喜教授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立德樹人,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教書育人,以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推動中國石油石化行業科技進步,其嚴謹的教風和優秀的品德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可謂桃李滿天下、碩果遍神州。他指導的研究生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先進個人等榮譽。
2021年盧春喜教授獲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北京市課程思政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研究生導師等稱號,帶領的團隊獲研究生優秀導學團隊稱號。
勇擔重任、無私奉獻
堅持在教學一線擔當育人使命
盧春喜教授堅持扎根教育一線,講授本科生《化工原理》課程25年、研究生《流固分離工程》課程23年,主講的課程深受好評,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顯著,為學生科研思維模式的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盧春喜教授多年來不斷加強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畢曉濤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祝京旭院士等國際一流大學知名教授的國際合作,聯合培養了10余名博士生,其中1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人獲中國顆粒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
盧春喜教授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創新,作為本科課程《化工原理》教學團隊負責人把該課程打造成為了北京市精品課程和校級金課,主講的研究生《流固分離工程》被評為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和校級金質課程。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出版教材2部,發表教改論文6篇。
立足發展、突破瓶頸
堅決攻堅克難解決“卡脖子”問題
盧春喜教授始終踐行科學家精神,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21項(其中一等和特等獎12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370余篇,獲授權專利108件(其中美國專利3件)。
特別是他2010年開發出的“催化裂化后反應系統反應調控技術和旋流快分系列關鍵裝備”,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解決了后反應系統結焦這一阻礙煉油裝置長周期運轉的“卡脖子”問題,憑借更優異的操作性能和更經濟的使用成本,在國內市場取代了煉化領域全球著名專利商——美國UOP公司的同類產品。已成功應用于我國69套大中型重油催化裂化工業裝置,在成功解決結焦問題的同時,將輕油收率提高了3.46個百分點,焦炭產率降低了0.9個百分點,為企業創造出8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開辟了一條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經濟效益的成功之路。
盧春喜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企業重大項目15余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5件,授權美國專利3件,獲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技術發明特等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上述科研成果已經在127套工業裝置成功轉化應用,為企業創效高達133.5億元。
教書育人,立德樹人
不厭其詳,春風化人
為“大先生”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