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新能源與材料學院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關于全國大學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部署,組織十三支實踐團隊開展行動。各支團隊跨越十三省二十一城,足跡遍及田間地頭、社區企業,累計開展惠民活動五十余場,服務群眾超五千人次,用青春足跡丈量山河熱土,以躬行實踐書寫時代擔當!
崗位實習:深扎基層沃土 淬煉青春本色
學院搭建“政務實習+社區服務”雙線模式,組織8支團隊前往基層治理最前沿。凈居先鋒實踐團走進河北省唐山市完成10次社區環境整治行動,推動“垃圾分類示范社區”創建;情系銅都隊扎根安徽銅陵銅官區,高效完成25份低保檔案數字化升級,開展6個社區安全風險大排查,織密居民生活"防護網";青創大夼團隊精準梳理山東大夼鎮300余條低保戶信息,助力民生數據管理精確化與高效化,為居民生活帶來便捷與溫暖。


服務建設:深耕民生圖譜 助力綠色春節
學院以重大節日春節作為契機,教育學子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青春興晉實踐團在山西5個社區開展禁燃宣傳,推動3個社區實現春節“零燃放”,倡導低碳環保過節;歸雁創鄉先鋒隊培訓紅領巾講解員30名,助力鐵門關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文化傳播,豐富青少年春節活動;金穗農信宣傳星為3個行政村300余名農戶普及金融知識,12項需求反饋助力產品優化,為農民提供節日金融服務。


鄉情調研:解碼文化基因 青年建言獻策
學院引導學子以調研反哺家鄉發展,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題”閉環,以基層調研賦能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智慧。微光使者團隊在銀川市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3場,精心設計開展“漆扇制作+情緒表達課程”,惠及兒童50余人,形成“藝術表達-情緒疏導-文化認同”特色路徑;青衿傳春韻實踐團調研9個地區春節文化傳承現狀,創新性提出“青年+非遺IP”方案。團隊以春節文化傳承為切入點舉辦手工帽制作、春聯創作等9場活動,同步撰寫《基層文化治理:青年反哺家鄉創新路徑》研究報告,獨創"學生-家鄉成長檔案"新模式,為地方決策提供參考。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始終將社會實踐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積極引導推薦莘莘學子以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智慧賦能家鄉發展。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實踐育人體系,引導更多學子在服務社會中成長成才,為鄉村振興與民族復興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