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考平,男,1962年11月生,河北省邢臺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油田開發理論與技術專家,開辟了高含水油田強非均質調控新途徑。東北石油大學原副校長,油氣田開發工程國家級重點(A類)學科帶頭人。現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領軍學者A崗二級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科技評價與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主任,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SPE會員、中國石油學會會士。
1979年入大慶石油學院(現東北石油大學)油氣田開發工程專業本科,1983年畢業并獲該專業學士學位(全國首屆),1998年獲該專業博士學位。從事高含水油田開發理論與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40余年,期間分別在東北石油大學和北京大學工學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擔任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副項目長,主持完成12項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國家重大(重點)科技工程項目,近100項油田攻關項目和工程設計。創立的“φ函數法”被納入國家級大學本科必修課教材,以第一作者在SCI頂刊《Engineering》發表重要論文。研究成果在我國大慶等水驅油田推廣應用,效果顯著,為油田高產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獲國家科技獎 4 項:技術發明二等獎 1 項(排名 1),科技進步特等獎 1 項(集體獎,第 3 獲獎單位技術負責人)、二等獎 2 項(排名 1、3)。獲省部級科技特等、一等獎6項(3項排名1)。獲孫越崎能源大獎、國務院政府津貼等榮譽。獲授權技術發明專利 67 項、軟件著作權 11 項,發表論著 149 篇部(SCI、EI 收錄 89 篇)。
2015年、2021年、2023年、202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通訊地址:北京昌平中國石油大學非常規油氣研究院;郵編:102249;
聯系電話:13804653506
一、近期主持的代表性課題
1、國家重大專項: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術,2016.1-2020.12,第一副項目長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驅油相自擴大波及體積提高采收率新方法,,2019.1-2023年12月,負責人
3、國家重大專項:海上油田化學驅油技術,2016.1-2020.12,任務負責人
4、國家重大專項:CO2驅油與埋存油藏工程技術及應用,2011.01-2015.12,任務負責人
5、國家重大專項:大慶長垣特高含水期油田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化學復合驅段塞組合優化方法,2011.01-2015.12,任務負責人
6、國家重大專項:海上油田聚驅后提高采收率技術油藏研究,2011.01-2015.12,任務負責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考慮孔隙變形的致密油儲層基質-裂縫系統滲流機理研究,2016/01-2019/12,骨干
二、獲得的主要科技獎勵
1、新型聚驅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關鍵技術,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1,2020年
2、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集體獎),主要貢獻者,2010年
3、高含水期油田整體優化工藝、關鍵技術與工業應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3,2009年
4、水驅油藏注入水低效循環識別與治理技術,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2008年
5、油田高含水期滲流場精細調控提高采收率關鍵技術與規模應用,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排名第4, 2021年
6、化學驅低效循環識別與控制關鍵技術,石油化工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3,2019年
7、強非均質油藏化學驅精細段塞組合驅油技術及應用,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1,2017年
8、智能電控存儲式油井分層測壓儀研制,石油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2,2014年
9、低滲透油田變滲流阻力驅油技術,石油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1,2013年
10、高含水期油田地面地下整體優化技術,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3, 2008年
11、水驅油藏注入水低效循環識別與治理技術,石油化工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1, 2007年
12、厚油層內挖潛地質條件研究,中國石油與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二等獎,排名:第5,1999年
三、代表性論著
[1] Song K , Wang D , Zhang F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by Thickened Supercritical CO2 Flooding in
High-Water-Cut Mature Reservoirs[J]. Engineering, 2025.
[2] 宋考平, 吳玉樹, 計秉玉. 水驅油藏剩余油飽和度分布預測的(φ)函數法[J]. 石油學報, 2006.
[3] 宋考平, 楊二龍, 王錦梅, 等. 聚合物驅提高驅油效率機理及驅油效果分析[J]. 石油學報, 2004, 25(3):4.
[4] Song K, Zhang Y, Wang D, et al. Pore-Scale Modeling of Miscible CO2-SAG (Soaking-Alternating-Gas) Flooding in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J]. Energy & Fuels, 2025, 39(3): 1559-1569.
[5] 宋考平, 黃斌, 董馳. 特高含水油藏控水增油關鍵理論與技術[M]. 科學出版社, 2024.
[6] 宋考平. 聚合物驅流體滲流力學[M]. 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9.
四、代表性獲授權發明專利
1、油藏注采同井井網調整方法和系統,2023年,專利號:ZL202111458472.8,排名:第一
2、一種適用于礦場復雜油層的多介質分注系統,2016年,專利號:ZL201510391040.8,排名:第一
3、一種實現變滲流阻力驅油的方法,2018年,專利號:ZL201510900086.8,排名:第一
4、確定非均質儲層各層位和位置驅油效率和波及系數的方法,2017年,專利號:ZL201410319256.9,排名:第一
5、一種超臨界二氧化碳驅油用增稠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2021年,專利號:ZL202011130856.2,排名:第一
6、超臨界CO?驅油體系及驅油方法,2021年,專利號:ZL202010596204.1,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