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簡介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東方地球物理公司,BGP)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以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油氣資源為核心業務,集陸上勘探、海洋勘探、綜合物化探、井中勘探、處理解釋、油藏地球物理、軟件研發、裝備制造、油氣合作開發等業務于一體,全球物探行業唯一的全產業鏈技術服務公司。
作為中國石油找油找氣的主力軍和戰略部隊,公司勘探足跡遍及國內主要含油氣盆地,先后參與大慶、華北、勝利、四川、江漢、陜甘寧、遼河和塔里木等石油勘探會戰,配合油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油氣勘探發現,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當量超過300億噸,被國家授予“地質勘探功勛單位”。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油氣勘探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示范企業和國家科技部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國際地球物理承包商協會核心會員、歐洲地球物理學家與工程師協會和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協會主要會員。
公司成立以來,始終以為國找油找氣為己任,緊緊圍繞建成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術服務公司目標,大力實施“兩先兩化”戰略,努力做大做強做優油氣勘探主業,持續加快發展資料處理解釋、綜合物化探、信息技術服務、深海勘探和軟件裝備研發制造等成長性業務,實現了向物探全領域技術服務的轉變。陸上勘探技術實力居國際領先地位,市場份額連續20年穩居全球首位。海洋勘探擁有6支船隊,打造形成全球領先OBN勘探作業能力,市場份額連續4年保持全球第一。綜合物化探業務建立了全球最大重磁電及地球化學勘探與綜合地質研究服務中心,技術實力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全球客戶在石油勘探、油氣田開發、固體礦產勘查、非常規能源勘查、水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勘查等領域提供了優質服務。處理解釋業務建立了亞洲最大的地震勘探資料處理解釋中心,在南美、中東和東南亞建立了三大資料處理中心,技術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軟件、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居國際先進水平,為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先進勘探利器,有力地提升了公司找油找氣能力。
公司大力弘揚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持續打造以“精誠伙伴 找油先鋒”為主旨的先鋒文化,在野外極其惡劣和海外極其復雜的環境中,用智慧和汗水矢志找油,奉獻社會。公司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企業與員工、用戶、社會、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堅持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創造了良好的信譽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央企業先進集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國石油“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面向未來,公司正沿著率先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宏偉目標堅定前行,公司將繼續肩擔為國找油找氣歷史使命,持續提升技術服務保障能力,以一流的技術和管理,努力為國內外廣大客戶提供更優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工作站地址:河北省涿州市東方地球物理公司
工作站聯系人:呂俊龍(人力資源部)
工作站聯系電話:0312-3822367
學院聯系電話:010-89733597
需求專業領域:地質工程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地質工程專業需求4人
序號 |
學院
(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崔京彬 |
唐跟陽 |
碳酸鹽巖儲層地震巖石物理分析 |
1 |
2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羅亞能 |
唐跟陽 |
基于深度學習的碳酸鹽巖儲層物性參數反演 |
1 |
3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鄒振 |
丁拼搏 |
彈性波勘探 |
1 |
4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胡祖志 |
丁拼搏 |
綜合地球物理勘探 |
1 |
2.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1)企業簡介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CNPC Logging),成立于2002年12月6日,直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注冊地在陜西省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一家集測井技術研發、測井裝備制造、測井技術服務及油氣評價于一體的專業化技術公司;其主要任務是通過一流的測井技術服務促進油氣田油氣儲量和產量的增長。
公司成立以來,緊緊圍繞"發現識別油氣層、促進儲量產量增長"中心任務,大力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測井核心技術,按照"研發、制造、服務"一體化發展道路,終堅持用先進技術為油田勘探開發全過程提供優質服務的方針,發展測井測控技術,努力滿足油氣儲量產量增長對測井技術的全方位要求。公司圍繞預測油氣產能和提高工程時效,發展了EILog快速與成像測井技術,能進行砂泥巖、復雜巖性、致密巖性、煤層氣、頁巖氣、油砂測井。發展了FELWD 地層評價隨鉆測井技術,可提供隨鉆測井、地質導向和錄井等多種隨鉆測控服務。發展了油田生產技術,在壓裂過程中用測井資料為壓裂設計、裂縫檢測、射孔和下橋塞、壓后檢測提供服務,在注水過程中利用注水測控技術為精細注水和堵水提供服務,陸續推出的過套管電阻率測井儀器、模塊化動態地層測試器和地層元素俘獲儀,完善了公司剩余油測井系列。按照采集、實驗、解釋測井生產方式的要求,在成套裝備的基礎上,創新性地開展了數字巖心技術研究,推出了綜合性測井解釋評價平臺統一軟件LEAD,即將完成測井建設,測井資料的采集、解釋、評價速度和質量大幅提升,油氣層識別評價能力顯著提高。
公司技術中心也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測井技術中心,建有集團公司測井重點實驗室和符合國際標準的測井儀器刻度、量值傳遞井群,擁有國內最為完善的巖心測試分析設備及相關實驗設施,能夠開展測井技術應用基礎研究、綜合化儀器開發、儲層評價、測井軟件集成、巖石和流體物理性質的實驗測量及研究,能夠研發快速組合測井、成像測井、動態監測、過套管測井、地層測試、井壁取心、隨鉆測井等儀器。
公司現有員工5000多人,其中黨員占46%;碩博士研究生近40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員占全部員工比例為65%,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占全部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67%,高級技師、技師達到130人。
公司現有作業隊伍335支,具備年測井13000口、錄井600口、射孔90000米的生產作業能力。國內服務市場已覆蓋到長慶、華北、吐哈、青海、玉門、塔里木、冀東、福山、浙江、吉林等油田,以及大部分煤層氣作業市場;海外服務市場已延伸到烏茲別克、加拿大、孟加拉、蒙古等國家。裝備銷售市場已覆蓋全國測井公司,并遠銷俄羅斯等國家。
工作站地址:
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錦業二路丈八五路50號
工作站聯系人:中油測井(人事處)
工作站聯系電話:029-88776013
學院聯系電話:010-89733597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地質工程專業需求6人
序號 |
學院
(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趙建斌 |
張元中 |
深層油氣巖石物理性質實驗研究 |
1 |
2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肖占山 |
趙培強 |
巖石物理 |
1 |
3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周軍 |
廖廣志 |
測井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項目 |
1 |
4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侯學理 |
廖廣志 |
直推式核磁共振測井儀器研發關鍵技術 |
1 |
5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劉先平 |
盧俊強 |
儀器電子系統設計、軟件設計、傳感器研制等 |
1 |
6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孫學凱 |
盧俊強 |
聲波測井方法、探測器等 |
1 |
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1)企業簡介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6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是中國石化直屬研究院,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石油工程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石油工程科技鐵軍為目標,致力于構建石油工程和新能源基礎前瞻研究、技術產品研發、成果轉化支持三級研發體系,為油田企業穩油增氣、降本提效提供高質量科技支撐。
圍繞石油工程和新能源技術需求和發展方向,以井筒技術為主,從事油田化學、鉆井工程、完井工程、測控裝備、數智技術以及新能源技術領域發展規劃、科技攻關及推廣應用。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研發中心、7個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2個行業重點實驗室,中沙石油能源“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主辦中文核心期刊《石油鉆探技術》。成立以來,先后承擔并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700余項,培育發展了5項核心技術,3項品牌技術和系列特色技術及1套石油工程遠程決策支持系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余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219項,申請國家專利3000余項、國外發明專利92項,授權專利1500余項,授權國外發明專利30項,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38項。
基地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林悅 010-56606735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序號 |
學院(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測井 |
物探 |
王志戰 |
王兵 |
基于成分修正的碳酸鹽巖儲集性實時評價機理與方法研究 |
1 |
4.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1)企業簡介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田,是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和南疆首要氣源地,也是新疆最大的油氣田企業和中國石油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公司,主要在塔里木盆地從事油氣勘探、開發、銷售以及新能源新業務等工作,公司總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作業區域遍及南疆五地州。
塔里木盆地面積56萬平方千米,油氣和風光資源豐富,是我國陸上油氣增儲上產潛力最大的盆地之一,埋深超過8000米的油氣資源,占到全國總量的52.7%,勘探開發潛力巨大。然而,盆地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勘探難度極大,世界上公認的鉆完井13項難度指標中有7項名列第一,沒有一個油氣田與塔里木勘探開發難度相當。盆地油氣勘探始于上世紀50年代初,經歷“五上五下”艱難探索,因資金和技術所限,至70年代末仍未取得重大突破。1989年4月10日,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陸上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部署,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展開了一場新型石油大會戰。
36年來,塔里木油田牢記實現我國油氣資源戰略接替、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崇高使命,堅持“新體制、新技術,高水平、高效益”的“兩新兩高”工作方針和黨工委統一領導,征戰“死亡之海”,挑戰生命禁區,進軍深地油氣,探索建立中國特色“油公司”管理模式,形成富有塔里木特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勘探開發技術系列,走出一條稀井高產、少人高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累計發現和開發輪南、塔中、哈得、克拉2、迪那2、英買力、克深2、博孜、大北、富滿等32個大中型油氣田,探明油氣儲量當量44.3億噸,累計生產石油1.7億噸、天然氣4626億方,油氣當量超5.3億噸,向西氣東輸供氣超3570億立方米,向南疆供氣超630億立方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塔里木油田搶抓國內油氣業務大發展和國家“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機遇,堅持油氣和新能源業務協同發展,構建起綠色低碳、清潔高效、多能互補供給新格局。落實富滿10億噸大油區和克拉-克深、博孜-大北兩個萬億方大氣區,油氣當量連續5年超3000萬噸并保持穩定增長。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指標獲取、裝機規模領跑全集團,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60萬千瓦,建成我國重要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榮獲我國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富滿油田、塔里木零碳沙漠公路入選“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塔里木油田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向地球深部進軍”重要論述,不斷向超深復雜領域挺進,加快攻關深地油氣勘探開發技術,開鉆我國首口萬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累計鉆探8000米以深井188口,占全國50%以上。油田6000米以深油氣產量當量突破2000萬噸,建成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塔里木深地油氣勘探開發,不僅實現了超深復雜油氣藏高效勘探開發,還帶動了國產裝備、技術的發展進步,垂直鉆井、12000米鉆機、高密度油基泥漿等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新工具打破國外壟斷,助推了我國深地領域科技自立自強,引領我國石油工業不斷向地球深部進軍。
基地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東宏偉 0996-2171177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地質工程專業需求2人
序號 |
學院(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鄭多明 |
劉洋 |
地震資料解釋性處理與儲層預測 |
1 |
2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段文勝 |
劉洋 |
地震資料信號處理、速度建模與成像 |
1 |
5.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1)企業簡介
天津工程師學院于2016年11月成立,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大港油田公司共建,通過整合校企教育資源,實行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辦學,協同培養本科生、工程碩士、工程博士及企業在職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
基地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李庚釗 022-25966493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序號 |
學院(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盧異 |
李國發 |
油氣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側重地震解釋、構造研究) |
1 |
6.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簡介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研究總院”)是中國海油面向全球能源技術創新發展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是中國海油的戰略規劃和決策支持中心、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中心、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中心、高端人才培養和儲備中心。研究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質、開發、鉆采、海洋工程五大專業領域和戰略規劃、經濟評價、智能化、新能源四大研究方向。
研究總院擁有員工1300余人,擁有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研發中心、5個集團公司重點實驗室和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人才20余名。“十三五”以來,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0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68項。
基地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劉楊 010-84526447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序號 |
學院
(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楊東升 |
袁三一 |
中國近海重點盆地區域地質圖件研編與成藏條件對比研究、勘探開發一體化協同研究平臺二期 |
1 |
7.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1)企業簡介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以下簡稱石勘院)成立于2000年7月,前身是地礦部所屬的7家科研單位。目前,石勘院本部設在北京,并在無錫、合肥、鄭州、成都、烏魯木齊等地分別設立了研究所(中心),本部辦公地為昌平區沙河鎮百沙路197號院中國石化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建院以來,石勘院在中國石化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秉承“人才為本、創新為魂、技術立院、業績立位”的辦院宗旨,錨定建設世界一流能源研究院的愿景目標,堅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職責,按照“三部一中心”(中國石化上游發展戰略及油氣勘探開發參謀部、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支撐服務部、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發和集成部、上游地質資料信息中心)的職責定位,承擔著國家及中國石化重大項目的科技攻關和牽頭組織、油氣勘探開發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與集成、中國石化國內外油氣地質基礎研究、油氣資源評價、勘探選區評價、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等任務,參與中國石化重大油氣勘探開發科研項目和重大生產經營項目的設計審查、技術經濟論證等工作,重點圍繞西北地區(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為主)、南方地區(四川盆地和周緣地區為主)、華北地區(鄂爾多斯盆地為主)、東部地區(渤海灣盆地、松遼盆地為主)、海域(東部海域為主)及海外業務,開展常規、非常規、新能源勘探開發技術研究與支撐工作。
石勘院擁有5個國家級重點研發機構(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高效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頁巖油研發中心、國家油頁巖開采研發中心、國家能源碳酸鹽巖油氣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10個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海相油氣藏開發、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油氣成藏、油氣藏地球物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深部地質與資源、勘探開發數智技術、酸性氣田開發、深層煤層氣勘探開發、測錄井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儀器設備。主辦《石油實驗地質》《石油與天然氣地質》《Energy Geoscience》等3份核心期刊和內部刊物《石勘黨建》。
工作站地址:根據課題開展地
工作站聯系人:秦養珍
工作站聯系電話:010-56607360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序號 |
學院
(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物探 |
陳天勝 |
張峰 |
彈性波場模擬、矢量偏移成像和多波儲層預測 |
1 |
8.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創建于1964年,占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975畝),設有8個機關部室、45個綜合研究和科研輔助單位,主要承擔著大慶油田油氣勘探開發、新能源、地球物理、實驗測試、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科研設計生產任務,是我國石油系統內規模較大、學科齊全、技術配套、裝備先進、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工作站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
工作站聯系人:常劍飛
工作站聯系電話:0459-5508501 13936736365
(2)導師組一覽表及需求人數
序號 |
學院
(研究院) |
專業領域 |
研究方向 |
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 |
擬提供的專業實踐課題(科研項目)名稱 |
需求人數 |
1 |
地球物理學院 |
地質工程 |
測井 |
孫海雷 |
廖廣志 |
致密油勘探開發一體化配套技術研究 |
1 |
地球物理學院校級基地A類導師組需求人數匯總
序號 |
基地名稱 |
專業領域 |
培養方向 |
需求人數 |
1 |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地質工程 |
物探 |
4 |
2 |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
測井 |
6 |
3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測井 |
1 |
4 |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物探 |
2 |
5 |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
物探 |
1 |
6 |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 |
物探 |
1 |
7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物探 |
1 |
8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測井 |
1 |
|
小計 |
|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