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大舉辦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微格教學設計與演練工作坊,以BOPPPS有效教學結構為核心,邀請北京交通大學ISW培訓師團隊黃輝、劉慧娟、常鵬、劉彪四位引導員來校開展培訓,通過專題講座、微課演練兩個環節,為新入職青年教師提供系統化的課堂教學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幫助教師有效掌握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與技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組織能力。來自各學院的30余名教師參加。
12月10日,黃輝以“BOPPPS有效教學結構”為主題作專題講座,詳細闡述了BOPPPS有效教學結構模型的概念與內涵,圍繞六大教學環節——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講解,幫助教師理解并掌握該教學結構的理念與優勢。教師們積極參與討論,講座氛圍熱烈。
12月17日,在引導員團隊的帶領下,教師們開展了基于BOPPPS有效教學結構的微課演練活動,預先按照BOPPPS有效教學結構六要素——導言、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總結設計了10分鐘微課并撰寫了詳細教案。活動中,每位教師輪流擔任講授者和學習者,在引導員的指導下,通過現場微課講授、小組成員互評、一對一交流、書面反饋等環節,深度踐行了BOPPPS教學理念與方法,切身體會到參與式教學的獨特優勢。
BOPPPS有效教學結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強調學員的主動參與和反饋閉環,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與“結果導向”的現代教育理念。對于新入職教師而言,BOPPPS教學結構易于掌握,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反思能力和教學自信,還為教師們帶來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與真誠的反饋建議。作為學校有計劃開展的重要活動之一,微格教學設計與演練工作坊不僅是新入職教師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助力其備戰教學競賽的關鍵舉措。通過搭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長平臺,工作坊將在推動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提升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上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