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 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中亞精神”引領中國中亞合作闊步前行
發(fā)布時間:2025-06-19 | | 瀏覽量:
“我欣喜地看到,從千年古都西安到草原明珠阿斯塔納,從黃海之濱到里海之畔,從天山南北到帕米爾高原,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共識全面落地,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當地時間6月1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斯塔納獨立宮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并發(fā)表主旨發(fā)言,系統(tǒng)闡釋“中國—中亞精神”的深刻內涵,宣布進一步加強中國中亞合作的務實舉措,引發(fā)中亞各界人士熱烈反響。他們表示,習近平主席在主旨發(fā)言中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將引領中國中亞合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行,中亞國家與中國開展更加緊密的務實合作,將為地區(qū)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中亞國家同中國各領域合作不斷踐行著‘中國—中亞精神’”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發(fā)言中強調,我們的合作根植于2000多年的友好往來,鞏固于建交30多年的團結互信,發(fā)展于新時代以來的開放共贏。在長期實踐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fā)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
“我們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中亞國家同中國各領域合作不斷踐行著‘中國—中亞精神’。”哈薩克斯坦旅游和體育部副部長葉爾詹·葉爾金巴耶夫說,在元首外交戰(zhàn)略引領下,哈中雙方不僅在經貿合作、互聯互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人員往來、文化活動等人文交流層面合作也日益密切,有力促進了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
土庫曼斯坦東方通訊社創(chuàng)始人兼商務總監(jiān)努爾穆拉德·伊爾克巴耶夫表示,國際形勢越是動蕩不安,越需要國家間的平等對話與開放合作。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充分彰顯了中亞國家同中國的合作建立在平等對話、務實合作、睦鄰友好、公平正義的基礎之上,代表了人類發(fā)展正確的前進方向。
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協(xié)會會長哈納特·拜賽克說,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中亞精神”,基于彼此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各自發(fā)展道路的充分尊重。中亞國家與中國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和文化傳統(tǒng)上各有特點,但彼此尊重對方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各自選擇的發(fā)展道路,這構成了我們友好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石。
土庫曼斯坦《土庫曼斯坦報》記者艾古麗·拉希莫娃認為,中國—中亞機制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已成為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重要多邊合作平臺。從西安峰會到阿斯塔納峰會,六國領導人不斷深化政治互信,攜手應對挑戰(zhàn),加強務實合作,正是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的體現。
“在‘中國—中亞精神’的感召下,中國中亞合作不斷深化。”哈薩克斯坦圖爾克斯坦州州長努拉爾汗·庫舍羅夫說,以圖爾克斯坦州為例,中國投資擴展到高新技術等新領域,進一步豐富了雙方地方合作的內涵。期待未來雙方的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推動經濟發(fā)展,增進人民福祉。
“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以“中國—中亞精神”為引領,以更加進取的姿態(tài)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加強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朝著命運共同體目標砥礪前行。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西安舉辦,此次峰會在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阿斯塔納舉辦,這本身就具有深刻意義。”塔吉克斯坦總統(tǒng)直屬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經過30多年共同努力,中亞國家同中國在相互信任和互利合作的堅實基礎上,建立了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亞國家同中國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亞機制等多邊平臺積極互動,在廣泛的地區(qū)和國際問題上開展戰(zhàn)略協(xié)作,為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注入穩(wěn)定性和正能量。
“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在中亞地區(qū)獲得廣泛認同。”哈薩克斯坦“歐亞監(jiān)測”分析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別克·塔日巴耶夫表示,中亞自古以來就是多元文化和貿易往來的十字路口。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議和理念體現了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贏,高度契合中亞國家堅持多元外交、謀求共同發(fā)展的訴求。
哈薩克斯坦歐亞國際研究協(xié)會主席科日洛娃表示,中國正在以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亞國家也在追求各自現代化發(fā)展。發(fā)展議程的契合為各方在更廣泛領域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各方在數字轉型、綠色技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通訊社政治評論員阿卜杜阿齊茲·希迪羅夫表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使得中國中亞合作超越了雙邊范疇,具有地區(qū)乃至世界范圍的重要意義。中亞國家渴望增強地區(qū)凝聚力,希望推動合作項目,實現共同發(fā)展。中國—中亞合作機制不斷成熟,將為整個中亞地區(qū)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土庫曼斯坦籍教師若賀曼自2010年以來在中國學習、工作和生活。“我深刻感受到中亞國家與中國在經貿往來、教育交流和科技創(chuàng)新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友好關系更加密切。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展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若賀曼說。
“將為中亞各國民眾帶來更多發(fā)展機遇”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發(fā)言中總結首屆峰會以來的豐碩成果,宣布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務實舉措。中亞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備受鼓舞、令人振奮。
吉爾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表示,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同中亞國家聚焦貿易暢通、產業(yè)投資、互聯互通、綠色礦產、農業(yè)現代化、人員往來等,實施更多具體項目,在中亞國家引發(fā)共鳴,特別是在中國中亞合作框架內建立減貧、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將為中亞國家人民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奠定重要基礎。
哈納特·拜賽克表示,中亞國家多為內陸國家,中國的技術、資金和市場經驗有助于中亞國家在發(fā)展中突破地理局限。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強中國中亞合作的務實舉措,“充分展現了各方求團結、促穩(wěn)定、謀發(fā)展的共同決心,將助力六國推動現代化進程”。
“中國同中亞友城突破100對,具有標志性意義。”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者協(xié)會主席邁戈爾季諾夫說,這將為中亞國家同中國加強文化、教育、旅游以及城市管理等領域交流合作提供可持續(xù)的平臺,顯著增進人員往來和民生福祉。
科日洛娃表示,近年來,得益于貿易便利化政策、口岸升級改造以及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中亞國家同中國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相信習近平主席在此次峰會上提出的新舉措將進一步促進中亞國家同中國的經貿往來,為各國民眾帶來更多福祉。
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阿森貝克是一名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取得豐碩成果,隨著合作不斷深入,我們的物流將更加便捷、市場將更加廣闊,將為像我一樣的跨境電商從業(yè)者帶來新機遇。作為一個來自中亞國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我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益處深有感觸。相信中亞與中國合作不斷深化將為中亞各國民眾帶來更多發(fā)展機遇。”阿森貝克說。
詳情見鏈接:
(編輯 劉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