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客戶端】絲路尋夢 知行新疆
發(fā)布時間:2025-07-23 |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 瀏覽量:
七月流火,絲路煥彩。近日,“絲路尋夢,知行新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中外學生社會實踐團奔赴新疆伊犁,開啟一場深度研學之旅。從燈火璀璨的絲路之光小鎮(zhèn)到國門矗立的霍爾果斯口岸,從回蕩著英雄壯歌的林則徐紀念館到交織著多族風情的六星街……留學生們用雙腳丈量中國新疆,用心靈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
霍爾果斯口岸聯(lián)檢大廳里,電子屏實時刷新著通關(guān)數(shù)據(jù),中哈兩國貨車在界碑兩側(cè)有序穿梭,商賈往來不絕。“曾經(jīng)的邊境驛站,如今已是年通關(guān)量巨大的現(xiàn)代化口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高文錦感慨,“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進口商品,往來穿梭的各國商人,讓我真切感受到‘一帶一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共贏之路。”
絲路之光旅游小鎮(zhèn)夜市,則展現(xiàn)了新疆活力的另一面。特色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地方美食香氣四溢。利比里亞留學生法如門戴著手套,和本地居民一起參加“剝龍蝦”活動,生疏的手法引得圍觀人群陣陣歡笑,熱心的阿姨大叔還現(xiàn)場指點技巧。
伊寧六星街,具有獨特的六角形放射狀街道布局。“占地雖不算大,但民族風格各異的庭院依次展現(xiàn),井然有序。”老撾留學生麗娜感嘆,“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這里友好相處,各自的文化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展現(xiàn),這種多元共融的氛圍太美妙了。”
伊犁州博物館內(nèi),從史前遺跡的粗獷神秘到草原石人的千年守望,從烏孫古國的歷史印記到各民族傳統(tǒng)服飾,一件件文物串聯(lián)起伊犁河谷各民族共同開拓、共同書寫、共同創(chuàng)造的壯美篇章。
“這些文物和展品講述著中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讓我明白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是如何形成的。”留學生馬龍在參觀后說,“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里相互浸潤,共同構(gòu)成了新疆獨特的文化魅力。”
藍色門窗、精美的磚雕、庭院里盛開的鮮花,構(gòu)成伊寧喀贊其民俗街一幅寧靜悠遠的畫卷。留學生們穿梭于小巷深處,品嘗手工冰淇淋,欣賞民族歌舞表演,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大叔還邀請大家品嘗剛出爐的烤包子。
“孩子們在巷子里嬉戲,老人們在樹蔭下彈冬不拉,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讓人動容。”留學生麗娜說。
“在新疆,我看到了厚重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團結(jié)的人民和蓬勃的發(fā)展。”研學活動結(jié)束時,泰國留學生亞芃在分享中說,“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實、生動,讓我對中國、對新疆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段經(jīng)歷將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詳情見鏈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b8184fcf670b41ee833d2b40798c6c30
(編輯 王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