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歷史 奮進強國征程】中石大 “油”志“石”干家實踐團在“行走的大思政課”中唱響閩寧協作的青春禮贊
發布時間:2025-08-02 | 來源:石油工程學院 | 作者:李文浩 劉東東 | 瀏覽量:
近日,中石大鐵人精神訓練營“油”志“石”干家實踐團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這是實踐團第四年來此開展鄉村調研、愛心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深入探索從“干沙灘”到“金沙灘”的“閩寧模式”,在“行走的大思政課”中唱響閩寧協作29周年的青春禮贊。
金沙灘上煥新顏,共繪鄉村振興“美畫卷”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閩寧鎮,看望慰問移民群眾,并作出“閩寧鎮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的重要指示。實踐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村”——閩寧鎮原隆村,前往原隆村村委會、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等地開展鄉村振興專題調研,共憶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的情形和重要指示精神,感受原隆村的“金沙灘”之變。
在與原隆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曉燕座談交流中,實踐團了解到,通過對外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內大力發展光伏農業,內外雙輪驅動下,全村人人可就業,人均年收入達16500元,較搬遷前增長33倍。如今,“黃河水甜,共產黨親,總書記好”已成為全體村民的心聲和共識。
在昌盛光伏生態科技園經理龐紅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光伏科技賦能農業發展的生產大棚。在這里,實踐團成員與村民一起采摘菌菇、一起澆水,讓小菌菇發揮大作用,鼓起村民的錢袋子。據了解,原隆村正在開發鄉村文化旅游路線。實踐團根據訪談記錄、調研內容,整合原隆村特色文旅資源,設計了原隆村鄉村文旅路線圖,撰寫了原隆村鄉村振興調研報告。
山海情深謀發展,探尋閩寧協作“新路子”
武夷山與賀蘭山“山山相連”,閩江水與黃河水“水水相融”。為探尋“福建企業+寧夏資源”閩寧協作的“新路子”,在永寧縣團委副書記納世豪的帶領下,實踐團先后走訪寧夏捷能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禾美電商車間等4家企業,學習“閩寧經驗”助力產業振興的好方法,體悟“閩寧模式”為當地人民生活帶來的大變遷。實踐團連續4年開展“閩寧新篇”人物專訪,扎根鄉間田野、生產一線,采訪民營企業家、車間員工,形成專訪視頻、“山海情深”訪談合集,全面呈現閩寧協作打造的鄉村振興新面貌。
在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有這樣一支“巧媳婦”電商直播團隊,她們的生活因電商直播蛻變。海燕作為“巧媳婦”電商直播團隊的一員,帶領實踐團走進直播間,講述“三只燕子”飛到“金沙灘”的動人故事。直播間里,海燕回憶起直播帶給她的“第一張銀行卡”“第一次出遠門”等變化。實踐團了解到,80多位婦女在車間獲得就業崗位,月收入可達2400元至3500元,真正做到了“就業顧家兩不誤”。
童心筑夢向未來,接續支教幫扶“青力量”
實踐團攜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閩寧青行”社會實踐隊、廈門大學研支團,面向閩寧鎮福寧社區小學生接力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夏令營活動。支教過程中,實踐團結合社區“四點半課堂”實際需求,貫徹“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開展“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宣講”“能源科普入課堂”“小小生態夢”“暑期安全你來講”等特色教育活動,帶領孩子們制作太陽能小車、書寫家國情懷,填涂5米長“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畫卷,在寓教于樂中拓寬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樹立童心向黨的理想信念。
未來,實踐團將不斷激發中石大學子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感、責任感,引導更多青年學子奔赴閩寧熱土,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編輯 王以靜、劉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