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人工智能學院組織開展2024級新生“入企探崗”系列活動
發布時間:2024-12-30 | 來源:人工智能學院 | 作者:霍佳銳 | 瀏覽量:
“智慧油田智慧在哪?”“開源理念何以促進創新?”“人工智能怎樣賦能千行百業?”……
2024年新生入學首個學期,人工智能學院257名本科新生在輔導員、班主任、學業導師的帶領下,走進華為北京會展中心、中石化智能制造基地、開放原子基金會、昆侖數智等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參觀研學,拓寬專業視野,了解行業發展前沿,近距離感受時代發展的蓬勃脈動。
在華為北京會展中心見證人工智能中國方案
8月23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鮑志東帶領人工智能專業30名新生走進華為北京會展中心達芬奇展廳。該展廳是華為公司最大的全球展廳之一,以“未來科技,華為領航”為主題,通過LED顯示屏和實物,展示了華為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5G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應用場景。
在展廳中,鮑志東為新生現場講述了一堂生動的入學教育課,勉勵新生裝精忠報國的“中國芯”、搭建高效學習的“服務器”、生成個人專屬的“大模型”。
在中石化智能制造基地眺望制造業廣闊前景
中石化智能制造基地是中國石化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型企業,在通過智能化感知和人機交互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行業優勢。11月28日,自動化專業71名新生來到中石化智能制造基地,近距離認識智能制造生產線。
研學中,自動化專業新生參觀了多個生產車間和研發實驗室,對新型國產智能制造設備、智能防爆終端的生產流程及工業互聯網對新質生產力產生的重要驅動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表現出濃厚興趣。“這種實景、實地的研學為學生的專業學習開了一個好頭,新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快速建立起對專業的基本認知。”自動化24-2班班主任韓潤奇說。
在開放原子基金會了解開源硬件前沿應用
開源,作為數字時代的新型生產方式,以開放性實現創新協同,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11月30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64名新生來到北京開放原子基金會總部,了解開源精神,領略開源硬件在多領域的應用魅力。
研學中,基金會工作人員和企業講師向師生展示了全球開源協作全景圖,深度分析了開源世界的多元與活力,展示了借助開源平臺實現低代碼編程控制的技術。“我是第一次了解到開源的概念,這種協作創新、共同進步的理念非常吸引我。”電子專業新生陶建成說。
在昆侖數智認識油氣行業的智慧轉型
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石油為加快推進油氣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組建的數字化、智能化科技企業。12月18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92名新生走進昆侖數智企業大樓和下屬的石油石化大數據安全研究中心,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學習信息技術賦能油氣開采、運輸、煉化、銷售全產業鏈的實踐應用。
搭載北斗定位和高性能國產AI芯片的全球首款智能油氣觀測頭盔;智能預測潛在安全隱患,為全國18個地區的油庫、加油站加上“智慧眼”的視覺識別系統……一件件自主研發的數智利器給新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次參觀打破了我對油氣行業的固有印象,也讓我對自己專業所能做和要去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認識。”計算機專業新生張煜坤說。
新生“入企探崗”是人工智能學院新生專業啟蒙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內容。未來,人工智能學院將持推動校企精準對接,助力培養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的能源領域信息技術人才。
(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