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舉辦“典籍里的智慧”“傳承之舟”讀書匯活動
發布時間:2025-06-03 | 來源:圖書館 人工智能學院 | 作者:李美凝 | 瀏覽量: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師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熱情,探索黨建共建新模式,5月2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人工智能學院共同主辦,百草園書社協辦的“典籍里的智慧”“傳承之舟”讀書匯——《天工開物》專場主題讀書活動在圖書館“傳承之舟”讀書角舉行。中石大副校長李景葉,人工智能學院超級計算方向師生聯合黨支部、圖書館第一黨支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通量黨支部的師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李景葉在致辭中表示,讀書是激發靈感的載體、個人成長的基石,典籍是古代科技的記錄、民族智慧的結晶,希望大家以敬畏之心研讀經典,以創新之思激活經典,讓古籍中的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光彩,在閱讀與文化的同頻共振中,在黨建與業務的融合發展中堅定文化自信。
在“典籍視界”環節,師生共同觀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典籍里的中國》節目《天工開物》精彩片段。在“古籍新解”環節,人工智能學院超級計算方向師生聯合黨支部書記孫慶驍、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通量黨支部助理研究員宋舒寒分別以“探索《天工開物》中的能源智慧——‘雙碳’背景下的能源轉型”“科學思維與現代啟示:從古籍智慧到科研創新”為題,解讀了《天工開物》中的能源知識,闡述了古代科學思維對現代學科融合、科研創新的啟示,分析了“雙碳”戰略目標下傳統能源的轉型路徑,展望了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計算相結合驅動全球能源領域變革的未來。在“古今對話”環節,人工智能學院2023級學生王赫萌、李泳江以“古今能源對話”為題表演了微情景劇,2022級學生宋英暄、相廣濱進行了機器人展示。劇中,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穿越”至現代,與中石大學生和能源AI助手機器人“小源”相遇,并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傳達出“承古智、拓未來,科技為民”的理念。在“科技隨想”環節,超算俱樂部學生社團成員宋家樂以“‘方寸之思,萬象之演’——《天工開物》精神下的超算競賽實踐”為題,分享了參加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等比賽的心路歷程。在“薪火相傳”環節,現場師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天工開物》名言佳句,書寫在卡片上,激發科研熱情。在“古技今用”環節,師生們還親身體驗了非遺版畫拓印,精心制作了將能源主題元素與古法技藝巧妙融合的專屬能源版畫。
(編輯 蘇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