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有回響:一所小學與七載未熄的燈
發布時間:2025-07-11 | 來源: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黨委宣傳部 | 瀏覽量:
“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連成的海。”6月25日,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章漢小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春+”星火實踐團劉曄老師帶領的愛心團隊,第7次自發來到這所偏遠的鄉村學校。
這一次,除了劉曄老師和學生志愿者外,中石大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副院長張玉明、貴州省中國石油大學校友會黃紀勇、貴廚餐飲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忠洋等也加入其中,為孩子們帶來了生動的能源主題講座,送來了精心準備的文具、體育用品和美食伴手禮,并舉辦了家訪調研、興趣課堂等一系列活動,與學校師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今年,在貴州省校友會聯絡下,貴廚公司向章漢小學捐贈了電腦、打印機、塑封機等設備,助力提升學校的教學現代化水平。同時,公司聯合校友會向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育基金會捐贈了10萬元,專項支持支教活動、困難學生資助及學科建設。活動當天,助學金捐贈儀式舉行。張玉明、黃紀勇、陳忠洋說,支持教育即投資未來,希望能為學生們的成長發展保駕護航,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陳忠洋還表示,自己就是來自山區的窮孩子,希望可以為他人撐把傘。
緣起深情,六年堅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章漢小學的結緣起于張瑜——從這所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后來,她成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碩士研究生,又考取了天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然而,命運卻在她讀博期間給予她沉重一擊——罹患晚期胃癌,29歲不幸離世。遵照其遺愿,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將她交予的善款回饋到她曾就讀過的山區小學。
2016年,劉曄老師因安排善款,第一次來到這所群山環繞的小學,支教育人的種子就此種下。“那時學校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孩子們求知的眼神讓我無比震撼,也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為他們做些什么。”自2019年起,每年暑假劉曄都會號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學生自發來這里支教。七年來,實踐團成員堅持以思想引領為核心,以基礎課程為依托,以興趣課程為拓展,精心設計支教課程,以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的課程內容,開拓孩子們的視野與知識面,勉勵大家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使命。支教期間,志愿者們并沒有固定寢室,常常在教室打地鋪或睡在課桌上,以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從最初蜿蜒崎嶇、四面都是懸崖峭壁的陡峭山路,到現如今平坦潔凈的山路;從最初教育資源的落后,到現如今良好的教學環境、完善的教學設備,“青春+”星火實踐團見證著美麗鄉村的變化,也用六年不短的時光堅守著最初的信念。今年,他們將繼續在章漢小學開展為期10天的支教,繼續譜寫助力鄉村振興的青年行動詩篇。
(編輯 蘇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