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舉行頒獎大會
發布時間:2025-04-28 | 來源:石油工程學院 | 作者:劉衡升 陳楠 | 瀏覽量:
4月27日下午,由中國世界石油理事會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頒獎大會在中油大廈報告廳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高德利,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根生,中國石油教育學會秘書長裴新芳,中國石油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黨組組織部副部長吳云,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周愛照,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開發總師蘇彥春,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長江大學、重慶科技大學、蘭州城市學院、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安東油田服務集團等高校、科研院所負責人,中國世界石油理事會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成都理工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延安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單位二級單位負責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金衍、副校長張廣清以及教授代表出席大會。大會由第十四屆石油工程設計協會主席劉衡升主持。
頒獎大會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金衍致歡迎辭,對參加大會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對給予大賽支持和幫助的石油企業、評審專家、參賽單位表示感謝,向所有參賽師生、獲獎高校和團隊送上祝賀。他回顧了十五年來大賽的辦賽歷程和育人成效,表示本屆大賽創新打造“一杯七賽”辦賽模式和“揭榜掛帥”運行模式,進一步拓寬了賽事的內涵和外延,實現了“人數-隊伍-高校”數量均創新高,呈現了一場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科技感更濃郁的賽事盛宴。他強調未來大賽要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方向,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大賽向智能化、創新化躍遷,激勵青年大學生在賽事中提升創新、創業、科創能力,為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吳云、周愛照、蘇彥春分別致辭。他們認為,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自創辦以來始終緊密圍繞國家能源戰略需求,精準把握我國能源發展進程中面臨的突出難題,聚焦實際問題,讓參賽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錘煉真本領,切實服務行業真實需求。歷經多年發展,大賽已成為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的關鍵平臺,全國石油學子展示才華、交流學習的寶貴舞臺,為石油企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更為國家的科技創新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他們表示,三大石油公司未來將持續大力支持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的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優勢,不斷優化和拓展合作渠道,為石油學子實現投身石油行業的夢想搭建更為廣闊、優質的平臺,助力石油行業的持續發展與創新。
現場揭曉并頒發了團體總分獎,卓越杯,優秀組織獎,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指導教師獎,方案設計類綜合組一等獎、單項組一等獎、創新組一等獎,國際賽道一等獎,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特等獎,石油文化作品征集一等獎,全國博士生論壇案例分析大賽一等獎。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百京不by”隊獲得賽事最高榮譽“卓越杯”。參會領導與嘉賓為獲獎高校、團隊和受表彰個人代表頒獎。
為推動大賽內涵式、創新式、協同式發展,本屆大賽對標教育部高質量賽事標準,建立動態輪換機制,實現賽事資源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優化配置,激發不同地域、不同領域主體的創新活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張廣清將第十六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執行承辦單位賽旗移交西南石油大學,第十五屆區域賽承辦單位向第十六屆區域賽承辦單位進行了賽旗交接儀式。
大會在全體合唱《我為祖國獻石油》中落下帷幕。
第十五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以“碧海綠動 卓越領航”為主題,設立國際賽道和方案設計類賽道,涵蓋油(氣)藏工程、鉆完井工程、采油(氣)工程、地面工程和HSE與經濟評價等領域。自2024年9月份啟動以來,國內外4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511支隊伍、6500余名選手報名參賽,共提交作品2906份。經過作品展示、書面評審、現場答辯等環節,最終評審出一等獎27組、二等獎94組、三等獎359組,產生團體總分獎3項、優秀組織獎7項、優秀指導教師獎164項、先進個人51名。大賽同期舉辦了涵蓋新時代高校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育人研討會、新時代能源高校思政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全國石油文化作品展、SPEaking公開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專業高質量發展院長論壇、中國石油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專委會年會等15項總決賽系列活動。
(編輯 劉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