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聯合實踐團走進長慶油田
發布時間:2025-08-29 | 來源:黨委教師工作部 | 瀏覽量:
為大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8月19日至22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共同發起2025年青年教師“能源強國 能源報國”實踐活動,來自兩校的30余名青年教師赴長慶油田研修實踐。實踐聚焦行業科技前沿體驗、石油精神認知、生產一線觀摩、紅色文化傳承等主題,采用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實地考察與分組研討相結合的方式,使青年教師切身感受長慶油田作為我國第一大油氣田在油氣勘探開發、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綠色低碳發展以及企業管理與文化構建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與成就,深刻領悟石油精神的時代內涵。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書記吳強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劉植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政辦公室負責人及兩校黨委教師工作部負責人參加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吳強明表示,青年教師是建設能源強國、教育強國的生力軍,也是高等教育事業薪火相傳的希望所在,希望通過本次研修實踐,為兩校青年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實踐平臺,引領青年教師厚植家國情懷、強化育人擔當。劉植昌介紹了活動的整體安排,希望通過本次研修實踐,實現兩校之間、校企之間、青年教師之間以及個人學術理想與時代需求之間的“雙向奔赴”,不斷增強青年教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專題講座環節,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范立勇以“鄂爾多斯盆地油氣及新能源勘探開發實踐與發展前景”為題,回顧了長慶油田發展歷程,闡釋了當前油田勘探開發進展及未來規劃藍圖,深化青年教師對行業科技前沿及技術實踐難點的認知。
現場教學與實地考察環節,實踐團成員前往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長慶油田數字化展廳、長慶油田高陵油氣綜合實訓基地、“五小”成果展區及長慶油田展覽館等地學習實踐,深入了解油田生產實際、群眾創新創造成果及智能化、數字化改革發展實效,學習長慶人“磨刀石上鬧革命”的艱苦創業精神。
在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展廳,實踐團成員透過珍貴史料、歷史影像和實物展陳,系統回顧了我國測井技術從技術空白到自主創新的發展軌跡,認識了我國從技術引進依賴到實現跨越的攻堅之路。在長慶油田數字化展廳,實踐團成員體驗了油田數字化油氣藏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觀摩了地質工程、勘探開發一體化的智能化進展,激發了科技報國的志向追求。在長慶油田高陵油氣綜合實訓基地及“五小”成果展區,實踐團成員通過觀摩創新成果,了解數字化油田運維技術,并深入理解基層員工“小發明、小創造”蘊含的大智慧,切實感受“創新驅動發展”的實踐力量。在長慶油田展覽館,成員們了解到三代石油人扎根鄂爾多斯盆地、突破致密油氣開發世界難題的壯舉,深入學習了老一輩石油工作者為國找油、產業報國的高尚情懷,進一步增強“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擔當意識。
分組研討環節,成員們圍繞“青年教師如何平衡教學與科研工作”“教師如何用AI賦能教育教學”“新時期能源類高校教師傳承弘揚石油精神的實踐探索”等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實踐團成員還參觀了西安事變紀念館,深刻領會革命先烈為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作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
成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研修實踐,深刻體會到能源人扎根黃土、攻堅啃硬的力量,更加深切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能源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囑托,將堅定科技報國、能源強國的志向,把學習成果融入教學與科研實踐中,努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己力。
(編輯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