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舉辦中國石油學會微生物資源與工程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發布時間:2025-05-24 | 來源:黨委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 科學技術處 地球科學學院 | 瀏覽量:
5月17日上午,中國石油學會微生物資源與工程專業委員會(簡稱微專委)成立大會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焦方正、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俊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線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文瑞,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陽,生態環境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科學學部原主任柴育成,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委會主任匡立春,中國石油學會天然氣專委會主任馬新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科技發展部原副總經理羅治斌,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資源專委會主任阮志勇,石油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龐奇偉,中國石油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原校長吳小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金衍,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美國懷俄明大學等國內外高校,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分院、懷柔國家實驗室新疆分院、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及所屬企業以及石油工業出版社、中國日報社等共計60余家單位,100余位嘉賓專家、委員及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劉植昌主持。
金衍在致辭中表示,微生物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技術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提高采收率及碳中和等多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是推動石油工業向綠色化、生態化、智能化邁進的關鍵技術支撐。微專委的成立,既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的主動作為,更是推動石油工業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中石大作為掛靠單位,將充分發揮在該領域人才和創新資源集聚等優勢,支持微專委工作,為微生物資源與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經過大會審議和投票表決,先后通過了微專委選舉辦法和工作細則,黃和等代表當選為微專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張水昌等9名代表當選副主任委員,云箭等4名代表獲聘副秘書長。任命吳小林為微專委首任主任委員,萬云洋為微專委秘書長。
會上,焦方正、胡文瑞、李陽、楊朝飛、金衍和吳小林共同為中國石油學會微專委成立揭牌。焦方正向吳小林主任委員和9名副主任委員代表頒發了聘書。
吳小林代表微專委作了表態發言。她指出,微專委的成立是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肩負著推動石油行業技術革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使命。微專委將進一步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培育復合型人才隊伍,真正成為交流合作、共同進步、推動行業發展的橋梁紐帶,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做出更大貢獻。
大會承辦單位、委員單位、兄弟單位以及參會嘉賓代表對中國石油學會微專委成立表示祝賀。趙國屏院士在致辭中對中石大在微生物地質資源領域取得的突破,成功地將微生物理論應用于石油工業全流程給予了肯定。他表示,微專委的成立是石油行業與微生物學交叉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將促進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深地微生物應用難題,推動行業發展。匡立春、馬新華、阮志勇作表態發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微專委的深度協同融合創新,驅動油氣行業低碳技術體系革新,共同推動微生物技術在能源轉型中的創新應用。
焦方正代表中國石油學會對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代表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石油石化企業在微生物資源與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表示肯定。他指出,微生物采油技術及環保技術已在大慶、長慶等油田應用,效果顯著,前景可觀。微專委致力于打造石油石化微生物領域學習、交流和服務平臺,對引導石油微生物工程技術規范、有序、科學、快速發展,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進學科快速成長和創新發展意義重大。希望微專委成立之后,能進一步強化政治引領、思想鑄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深入貫徹“四服務”職責定位,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強化人才匯聚支撐能力,加強科普促進工作,團結引領石油石化微生物領域科技工作者,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中國石油學會是全國一級學會,截止2024年有石油地質、石油工程、石油物探等專業委員會19個,另有6個工作委員會,28個省市自治區地方石油學會。微專委是中國石油學會旗下第一家由高校牽頭成立的專委會,這也是業界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超前布局多學科交叉、創新引領微生物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和一體化工業實踐的肯定和期待。
(編輯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