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上】“因為只有我能救他,所以我必須勇敢!”
發布時間:2024-11-27 | | 瀏覽量:
七年前,她在中石大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七年后配型并捐獻成功。傳遞生命的種子破土而出,這是對她救助他人信念的回應,也是患者重生的希望。這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就是中石大校友,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2016屆本科生、2019屆研究生楊洋。
萌芽之地——在中石大的點滴
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從進入中石大校園的那一刻起,楊洋享受著充實的校園生活。回憶在校園的這七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參加過各類志愿活動。大到當北京馬拉松志愿者,小到參與校園內的志愿服務,這些都讓楊洋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喜悅和滿足感。
在校期間,楊洋報名成為北京馬拉松比賽志愿者。凌晨三點起床,匆忙吃完早飯后,楊洋便和小伙伴們一起趕往志愿現場,為選手們加油鼓勁、提供補給。
楊洋(右一)與參與北京馬拉松比賽的中石大志愿者同學合影
2017年,昌平紅十字會來到中石大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集中入庫活動。正在讀研二的楊洋聽到這個消息后第一時間參加了入庫活動。她說:“我只是和校園中的每位普通人一樣,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如果這個小小的舉動,有可能在未來給予另一個人重生的希望的話,我認為這是值得我去做的,也是應該做的。”
前排右一為楊洋
大學期間,楊洋參加的志愿活動和學校濃厚的志愿氛圍,激勵著她堅定地走在奉獻的道路上?!靶@內舉辦的一系列志愿活動和身邊積極投身志愿的同學們,都給我帶來了深深的觸動。”楊洋很感謝中石大為她提供的機會和平臺,她說:“很感謝中石大造血干細胞捐獻集中入庫活動,沒有這個活動,或許我這輩子都不會有勇氣入庫。”
生根發芽——七年初心不改
在今年九月,楊洋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電話。她的內心又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經過七年的等待,她的造血干細胞終于配型成功;忐忑的是,面對未知的配型手術,心中難免充滿恐懼。
“當得知世界上有一個人會因為我有重生的希望,這種救人的信念感和使命感給我增加了很大的勇氣!”回憶當時的抉擇,她至今還難掩激動。
接到電話后的楊洋與一些已經捐獻成功的志愿者溝通交流,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流程。對于剛剛結婚的楊洋來說,這次捐贈需要考慮很多現實性的因素。原本的備孕計劃會被打亂,父母也擔心捐獻會影響身體健康?!拔覂刃囊苍浐芗m結,家里都很期待小生命的降臨,但是我更希望能夠為孩子作個榜樣,我們就晚點再見。”
經過全面了解捐獻的流程后,在家人支持下,楊洋選擇捐獻造血干細胞。
楊洋說:“當知道遠方有一個陌生人等著我去救助的時候,我心態和平時很不一樣。”她了解到,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已不是直接“鉆骨抽髓”,而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在志愿者經過初配、高分辨配型、體檢層層篩選確認簽字之后,受捐者會在志愿者正式捐贈前,按照醫學流程先“清髓”以接受新的干細胞。因為“清髓”后患者處于幾乎無免疫力狀態,所以在等待志愿者的造血干細胞的過程中受捐者只能待在無菌倉里。所以,在那一刻,楊洋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開花結果——傳遞生命的希望
捐獻當天,楊洋還是很緊張。留置針扎進大腿那一刻的疼痛,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挽救一條生命?!叭朐旱谝惶欤瑳]有什么感覺,后面身體會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是我可以承受的范圍。想到一個陌生的生命因自己而重獲新生,也充滿了期待?!?/span>
當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個數達標且已經輸送到患者體內的那一刻,楊洋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自己這個勇敢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碑斕炀璜I結束后,楊洋的造血干細胞就被工作人員從上海送到了北京。
這段特別的經歷,楊洋感觸很深,她說:“從對未知的擔憂到全力以赴完成捐獻,離不開大家的鼓勵與支持,我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可以幫助患者擺脫疾病的困擾,早日恢復健康?!?/span>
現在,楊洋身體已經逐漸恢復。她希望以自身為實際案例消除大眾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一些誤解。楊洋開朗地說道:“膽小的我做了一件大膽的事!因為只有我能救他,所以我必須勇敢!捐獻造血干細胞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難,期間也許身體會有不適,但可以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楊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無私奉獻,為他人的生命送去希望與溫暖。此前,多位中石大學子也像楊洋一樣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傳遞生命的火種。
(編輯 劉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