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蓬勃的生機里,紅色血脈與時代精神再次交匯。近日,一場以“緬懷豐功偉績 激揚時代精神”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活動在昌平區展開。學院井筒安全與控制黨支部、油氣地質力學與工程第一黨支部聯合油藏工程黨支部懷著崇敬之心,先后走進昌平烈士陵園、中國航空博物館與蟒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歷史回望、科技傳承與綠色實踐中汲取奮進力量。

陵園寄哀思,豐碑勵前行
蒼松翠柏掩映下的昌平烈士陵園莊嚴肅穆。全體人員肅立于紀念碑前,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默哀致敬。在深情的祭文誦讀聲中,先烈們的光輝事跡穿越時空,激蕩著每個人的心靈。步入烈士紀念館,珍貴的歷史照片、斑駁的烈士遺物與詳實的文獻資料,無聲訴說著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大家駐足凝視,仿佛與先烈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深切感悟到信仰的力量與奉獻的無價。觸摸這些名字,歷史的溫度就在指尖。他們的犧牲如此具體,提醒我們今日和平與發展的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接續奮斗。


鷹擊長空,志存高遠探云霄
帶著對歷史的沉思,隊伍來到中國航空博物館。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航空發展脈絡到新時代波瀾壯闊的航空報國史,一件件展品如同史詩般鋪陳。從早期艱難仿制的飛機到如今大國重器“鯤鵬”運-20的雄姿,參與者們系統了解了新中國航空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奮斗征程。館內陳列的經典機型與珍貴實物,生動詮釋了一代代航空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報國情懷。

青山映初心,行動踐使命
活動的最后一站是風景秀麗的蟒山國家森林公園。時值初夏,層巒疊翠。參與者們不僅欣賞了自然之美,更積極投身綠色實踐。為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植樹造林,造福后代”的理念,林間,一場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微宣講就地展開,將紅色基因中蘊含的艱苦奮斗、服務人民的精神,與新時代綠色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
本次研學活動,巧妙融合了紅色基因傳承、能源報國教育與生態文明實踐。從烈士陵園的靜穆追思,到航空博物館的豪情激蕩,再到蟒山森林公園的綠色行動,參與者在時空的縱深與場景的轉換中,深化了對革命精神、科技自立與綠色使命的理解。這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初心的滋養,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激勵著每一位參與者將所見所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擔使命,賡續奮斗,讓紅色基因在薪火相傳中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