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解決雙職工家庭子女特別是兩新青年子女暑假期間無人看管的實際問題,助力“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同時,以青春之力為昌平文旅發展貢獻力量。7月7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志不渝志愿服務隊再度啟航,攜手城北街道團工委走進怡園社區開展了為期 15 天的“青燃希望螢火 童匯萬里星河”暑期學校。
志愿隊以“七彩課堂”為主線,以“紅橙黃綠青藍紫”為色彩象征,創新“翻轉課堂”“互動課堂”“手工課堂”“家校課堂”4種教學模式,構建7個維度學習方法,面向城北街道中小學生開展頌黨恩、普“雙碳”、學AI、科技夢、健體魄、陶情操、愛勞動等十大板塊64項特色志愿服務活動,涵蓋弘揚愛國精神、傳承優秀文化、科普能源知識、趣味科學實驗、創意手工剪紙、編織和平花環、防范網絡詐騙、防誘拐防溺水、師生素質拓展、加強心理韌性、手繪心中地球、體驗勞動之美種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室內外趣味暑期課程;結合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開設 “AI 就在身邊”“大手牽小手?AI + 畫畫” 等興趣課程,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智能科技魅力,培養人工智能素養與社會責任感;建立‘石’志不渝“暖心站”、“及‘石’雨”,創新搭建“家-校-社-醫四級聯動蔚藍心網”心理健康信息共享平臺,破除家長心理健康服務認知壁壘,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該模式得到北京團市委高度肯定。
志愿隊簽約昌平檔案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走進提督橋、龍王廟、紅廟等24個歷史胡同,探尋昌平“永安城”悠久歷史和人文情懷,分析當前胡同發展面臨的傳統建筑老化、基礎設施落后、文化保護與城市發展矛盾等問題,撰寫《關于昌平區古文化胡同更新改造對策建議》調研報告,呈報昌平區人民政府。結合昌平“水果種植大區”特色,走進中卡友好生態園了解果農需求、參與果園維護,制作“蘋安安”“櫻伊伊”IP形象、線上直播帶貨農產品,進一步拓寬水果銷售渠道,助力農戶鼓起“錢袋子”。深入閃家大院、七一制鏡廠、十三陵永陵等11個紅色文化展館、非遺歷史長廊、休閑娛樂園區,聚焦旅游發展特色,總結文旅融合成功經驗;聯合城北街道團工委打造《“石”志不渝文旅振興系列視頻》6部,制作胡同歷史宣傳冊、10條精美旅游打卡路線、5張景點宣傳海報,擦亮昌平文旅“金名片”。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石”志不渝實踐團以專業為翼,知識為橋,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了翅膀,為昌平文旅發展貢獻青年智慧。未來,團隊將持續用好“兩基地一隊伍”(思政教育基地、志愿服務基地、怡園“石”志不渝志愿服務隊),深耕學科特色、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聚焦文旅融合成果、鄉村旅游發展、農村產業升級等領域深化探索,引導青年學子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祖國大地,讓青春在基層實踐中綻放光彩。
據悉,該團隊還向城北街道怡園社區捐贈價值約4000元的書籍、文具、生活用品等物資。據團隊隊長介紹,團隊成員發揮專業優勢,打造了“石”志不渝“五站兩館一廳”“小小攝影師”“石志不渝日報”等12項特色品牌。團隊已入選“七彩假期”“圓夢工程”“鄉村振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Movers4Climate可持續發展綠色鄉村青年行動”等68個國家級志愿服務專項。

2025年“心有所暑 不負所托”-城北街道青少年暑期學校開學典禮儀式

志愿者為學生們上毛主席詩詞課程

志愿者與學生們共同制作動力飛機手工課

志愿者為學生們展示“凈水小實驗”

志愿者與學生們手工制作古風書燈《萬里江山圖》

邀請盟欣匯醫療急救大隊專業老師講述《安全知識大課堂》

邀請趙登禹將軍武校老師開展武術小課堂

志愿隊帶學生們參觀十三陵定陵景區

2025年 “守護胡同 永安古城好少年”文化傳承與城市更新守護行動志愿者宣誓

志愿隊帶領學生們調研永安古城古城一街、二街調研

志愿隊帶領學生們調研永安古城五街、六街調研

學生們為快遞員送去夏日清涼

【實踐調研】--向居民宣傳胡同環保意識

【實踐調研】--“胡同問題我解決”小小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