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雙減”政策實施實施第四周年,為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助力“雙減”政策落地見效,7月14日,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東東帶隊赴昌平檔案館開展紅色研學并掛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昌平區檔案館副館長鐘萍,城北街道怡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趙志鵬,石油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劉衡升、“石”志不渝志愿服務隊全體成員參加。

會上,趙志鵬致歡迎詞;石油工程學院“石”志不渝志愿服務隊邢佳帶領全體志愿者進行宣誓,作出“踐行文明公約,傳承歷史匠心”的錚錚誓言;劉東東與鐘萍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就加強昌平區檔案館與石油工程學院黨委的交流、建立友好合作的長效機制達成共識。


掛牌儀式介紹后,志愿隊依次參觀了“眺古韻”“望烽煙”“迎新生”“矚改革”“覽新貌”五個展區,通過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全景式感悟了昌平從革命老區到現代化新城的輝煌歷程。志愿隊成員們表示,作為昌平發展的親歷者和參與者,要利用專業優勢,發揮青年智慧,以青年力量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書寫中石大新青年風采。





此次紅色研學活動是“石”志不渝志愿服務隊暑期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隊將在城北街道怡園社區開展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童匯七彩之夢、青筑能源之夢、共助京華之夢”三個主題,以豐富多彩的暑期課程,引導學生全面成長;走訪明十三陵、永安古城、昌平區檔案館等教育基地,感悟昌平厚重的歷史文化,賡續傳承紅色基因血脈;邀請北京市典型代表與昌平青少年進行榜樣“1+1”結對幫扶,強化學生熱愛首都-宣傳首都-建設首都的意識,建立榜樣-童心溝通橋梁。
北京市昌平區檔案館成立于1959年11月,是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曾獲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首都精神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檔案館建有數字檔案體驗廳,并搭建數字檔案“瀑布流”互動系統、“檔案印記·VR鐫刻”互動體驗區。其中,“看見昌平”區情展分為5個展區,內有精品檔案100余件、照片500余張,生動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昌平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