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國際聯合地質實習夏令營閉幕
發布時間:2025-08-08 | 來源:地球科學學院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 瀏覽量:
7月8日至21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攜手俄羅斯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聯合開展為期14天的國際聯合地質實習夏令營。中石大地球科學學院宋澤章教授擔任領隊,帶領資源勘查工程(中俄復合實驗班)八名本科生及兩名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生,采用英、俄雙語教學模式,赴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首都烏法市開展系列學術與實踐活動,內容涵蓋地質野外實習、專題學術講座及文化交流等。
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校長О.А.巴烏林(О.А.Баулин)攜全體副校長、外事辦主任參加了中俄國際聯合地質實習夏令營閉幕式,為所有參加地質實習的師生頒發了實習證書,并就深化雙邊聯合育人、聯合科研、聯合搭建學術平臺方面提出建議。
實習團隊系統考察了紅鑰匙公園喀斯特泉、烏法河中游古海洋沉積環境及巴甫洛夫卡水電站采石場等典型地質剖面,掌握區域地質調查方法;系統學習了地下水分類、基礎地質測繪技術,如Tolstikhin分類法、GPS定位及羅盤測量產狀等專業技能,實現了理論知識與野外實踐的有效銜接。
團隊深入調研俄羅斯“碳多邊形(Карбоновый полигон)”聯邦碳中和項目,了解了生態系統碳循環長期監測與碳封存技術研發進展,通過實驗室參觀,掌握靜態室法、渦流相關系統等碳通量監測技術,探討廢棄油氣藏及深部咸水層在二氧化碳地質封存(CCS)中的應用潛力,推動低碳地質技術創新。
除專業考察外,團隊參觀了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校史博物館,深入了解該校發展歷程、俄羅斯石油工業及人才培養成就。參觀結束后,團隊在留言簿上題寫中石大校風校訓,并獲贈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紀念校徽。
為推動長期合作,兩校聯合成立“索盧尼(Солуни)—國際聯合地質實習基地”。該基地將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未來雙方將在能源地質、環境地質及低碳技術等領域持續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地質人才。
本次聯合地質實習,助力學生在真實地質環境中深化專業認知,拓寬國際視野,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也進一步加強了兩校在地質科學領域的合作。后續,地球科學學院將依托聯合地質實習基地,持續推進跨文化交流與知識交叉融合,拓展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平臺,為培育具備全球視野的新時代地質人才提供寶貴機遇。
(編輯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