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快訊】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校長論壇在石大舉行
發布時間:2018-09-22 | 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宣傳部 | 攝影:宣傳部 | 瀏覽量:
9月22日下午,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校長論壇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黃侃,國際能源論壇(IEF)秘書長孫賢勝,南蘇丹共和國駐華大使昆巴·蒙代,IET教育基金會主席王逢旦,以及世界能源大學聯盟28個成員院校代表和能源行業代表等出席大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體校領導、石大校友師生代表約700人參加活動。成立大會由石大副校長李根生主持。
許濤在致辭中向世界能源大學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近年來積極響應、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寬國際交流合作的領域和范圍,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走在了能源類高校的前列。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發起成立的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是中國教育積極與世界展開對話、貢獻中國智慧、分享中國方案的具體體現,更是中國教育主動更高層次、更大格局、更深融入世界的生動縮影,將進一步促進不同類型、不同國別的能源高校發揮特色、取長補短、協同發展,對促進能源產業發展和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能源挑戰意義重大。他希望世界能源大學聯盟統籌謀劃、拓寬合作方式廣度,立足長遠、加深成果研發深度,重視人文、提升聯盟合作溫度,形成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生動局面,回應當下經濟社會對能源開發、儲備和保障的需求,并為人類社會在更長時間維度中可能會遇到的能源危機和供給挑戰做準備、提思路、想辦法,加大力度推動更多互訪互鑒,書寫具有人文關懷的新時代合作篇章。
黃侃在致辭中對石大發起創立國際能源大學聯盟給予充分肯定并寄予殷切期望。他說,同世界一流大學開展高水平的合作辦學,是國家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希望各成員院校以聯盟成立為契機,深化彼此間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合作,拓展以教育交流為紐帶、以科研合作為重點、以人才培養為基礎的交流渠道,不斷增強合作共贏的戰略共識,為服務好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孫賢勝在致辭中指出,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將能源領域的一流大學聯合起來,搭建起學術研究和高等教育領域交流合作的平臺,對于推動大學間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培養高水平、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促進能源領域的科研創新以及能源行業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上午舉行的能源大學聯盟第一次全體大會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被推舉為聯盟第一屆輪值主席單位。黨委書記山紅紅代表學校對聯盟的信任表示感謝,對參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石大多年來堅持實施國際化戰略,已與國外17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關系,聯盟的所有成員高校都與石大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良好的合作關系,聯盟的成立既是彼此間既往合作的結晶,也是今后成員院校之間深化合作的起點。她相信并期待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建立后將本著“互聯互通、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實現聯盟成員間的“共商、共建、共享”,在學科建設、聯合科研、學生培養、教師互訪、文化交流等多方面有更多實質性的合作,構建起全球能源領域高等教育共同體。
聯盟成員院校代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副校長Matthias Ruth以及俄羅斯古勃金石油與天然氣大學校長Martynov Victor也分別致辭,祝賀聯盟的正式成立。
成立大會上,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所有成員院校代表走上主席臺,共同啟動按鈕,宣告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正式啟動運行。
啟動儀式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宣讀了聯盟宣言,并代表聯盟發起單位作了題為“攜手打造世界能源領域教育共同體”的報告,闡釋了聯盟成立的緣起、內涵和未來。他指出,為應對世界能源系統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把握新時代“一帶一路”國際共識為能源高等教育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的新契機,聯盟成員“與‘油’共進,因‘源’攜手”。他強調,聯盟將積極構建更加緊密和強勁的伙伴關系網絡,匯聚力量,共謀發展,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質性合作,促進成員高校的內涵式發展和質量提升,聯盟將推進合作辦學及學生聯合培養,開展聯合科研,持續有計劃地推動成員高校之間學分互認、共享課件、學術交流等,增加中國能源類大學接收世界各國留學生以及向世界各國輸出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展望未來,張來斌指出,聯盟成員單位將齊心協力,促進能源高校在全球能源發展趨勢下開展系統性合作,在聯盟內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協同推進能源行業的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以學術交流、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將聯盟打造成為世界能源大學可持續合作的平臺、能源領域人力資源輸出的平臺、科研協作的平臺、產學研合作的平臺、民心相通的平臺。
成立大會后,聯盟院校校長論壇舉行,各成員院校代表圍繞“油氣領域高等教育發展前景”等多個能源類主題作了主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