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月 19 日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分批組織學院師生共同觀看了北京市 “接訴即辦” 工作記錄電影《您的聲音》。此次觀影活動旨在引領師生深刻體悟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黨建與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
電影《您的聲音》聚焦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問題,以北京“12345”熱線接入的市民電話為線索,通過真實影像、真實人物、真實經歷,講述話務員的成長、停車難、市民打分機制等七個故事。通過熱線工單的流轉軌跡,串聯起12345話務大廳、老舊小區改造現場等多個民生場景,全面展示了北京市深化“接訴即辦”改革的創新舉措,及其背后所蘊含的“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觀影過程中,師生們被影片中一個個鮮活的民生故事所打動,深刻感受到基層治理的溫度與智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教工黨支部書記李曉夏表示,《您的聲音》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政啟示和藝術特色的優秀紀錄電影。它讓我深刻認識到城市治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也讓我看到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緊密聯系和共同努力。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教師,我將把這部影片作為教學素材引入課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討城市治理的相關問題。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觀看這部影片,感受城市治理的溫情詩篇,共同為城市發展作出努力。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黨支部委員楊衛東表示,影片中,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耐心傾聽每一個訴求;黨員干部奔波在大街小巷,只為盡快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該片聚焦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問題,通過七個故事,立體展現北京深化接訴即辦改革的創新實踐,以及制度設計背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黨員教師,更加堅定了當好思政課教師的初心,愿以實際行動為教育貢獻力量,讓課堂更有溫度、更具活力。

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王柏凱表示,北京接訴即辦改革創造了日均處理3.6萬件訴求的治理奇跡,這組數據背后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生動顯現。作為馬理論專業的研究生黨員,我深刻認識到"接訴即辦"機制是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創新實踐。它突破了傳統治理的科層壁壘,用數據流重塑服務流,使"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從政治承諾轉化為制度效能。這啟示我們,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既要堅守人民至上的價值坐標,更要創新技術賦能的實踐路徑,讓黨的群眾路線在數字時代綻放新的生命力。
本科黨支部曲梓嫣表示,在這堂生動的觀影大思政課中深刻體會到基層治理的溫度,電影也激發了我對社會責任與使命的深入思考。“人民至上”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落實到實踐中的日夜堅守和執著。正如電影所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我將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積極投身社會服務,為社會的發展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