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劉曉曉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職稱:講師
郵箱:liuxiaox24@cup.edu.cn
教育工作背景:
2021.9 -2024.10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博士。
2023.2 -2024.1,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聯合培養博士。
2018.9 -2021.6,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
2014.9 -2018.6,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學士。
研究方向:《資本論》及其手稿;國外馬克思主義
教學、科研成果:
【1】劉曉曉:《交換抽象:從主觀認識原則到客觀交換關系——評阿多諾反對同一性霸權之政治經濟學推進》,《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CSSCI來源集刊。
【2】劉曉曉:《克里斯多夫·約翰·阿瑟的抽象勞動理論——基于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的評析》,《社會批判理論紀事》。CSSCI來源集刊。
【3】翻譯:劉曉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衰敗還是人的衰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第15輯,2023年10月。CSSCI來源集刊。
【4】劉曉曉:《勞動價值論是貨幣價值論嗎?——海因里希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探討》,《理論月刊》,2022(04)。CSSCI擴展版、北大核心。
【5】劉曉曉:《馬克思工資決定理論的本質:一種哲學現象學的考察》,《思想理論戰線》,2023(03)。CSSCI擴展版。
【6】Xiaoxiao Liu,“Form of manifestation of value: Heinrich’s monetary theory of value -- A review of the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based on Marx’s labour theory of value”,Critique, 51:1(2023).
【7】劉曉曉:《“社會批判”理論的再批判》,《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3-28.
【8】書籍參編:劉曉曉、藍江:《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發展報告(2021)》分報告五,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第136-155頁。
【9】書評:Xiaoxiao Liu,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1960”,Critique,50:2-3(2022).
【10】劉曉曉:《阿多諾對馬克思批判路徑的繼承及時代延展——以阿多諾的社會哲學文本為主要考察對象》,《甘肅理論學刊》,2023(04)。
【11】劉曉曉、藍江:《矛盾運動:抽象統治的根由——從對西方學界價值形式的批判入手》,《黑龍江社會科學》,2020(3)。
【12】涂良川、劉曉曉:《“重生”、“再重生”的差異——德勒茲差異哲學芻議》,《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20(3)。
【13】訪談:劉曉曉、路強:《遭際生活中的沉思: 從當代德國哲學談開去——龐學銓教授訪談錄》,《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40卷第1期。北大核心。
【14】訪談:劉曉曉、路強:《面向問題的生活世界解釋: 從西方哲學發展看哲學的本質——張志偉教授訪談錄》,《哲學探索》,2021年12月第3輯。AMI。
榮譽稱號:2025年北京市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