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深海工程團隊2025級博士新生楊昊霖登上位于渤海遼東灣綏中36-2油田的HYSY948自升式鉆井平臺,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學習與調研,將課堂理論融入海洋石油工程一線,以實際行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登平臺,識“重器”
HYSY948平臺是擁有美國船級社和中國船級社雙認證的先進海洋能源戰略裝備,具備400英尺水深作業能力。實踐期間,楊昊霖嚴格遵守平臺安全規范,深入鉆臺、船艙、主甲板、生活區等核心區域,詳細觀察了高效起下鉆操作流程,跟蹤了泥漿循環系統的閉環管理,學習了固井泵壓力控制邏輯等關鍵技術環節,對自升式鉆井平臺的技術體系和運行管理有了系統理解。


駐現場,研“規律”
綏中36-2油田環境復雜多變,對作業提出嚴峻挑戰。楊昊霖全程跟蹤SZ36-2-A09井9-5/8″套管三開作業,重點研究“工況適配”與“多環節協同”兩大核心機制,深刻體會到海洋石油工程的系統性、嚴謹性與高精度要求。


承使命,明方向
經過與平臺總監、鉆井監督等一線工程師深入交流,楊昊霖了解到HYSY948所屬編隊可縮短渤海勘探周期30%,為國家“七年行動計劃”新增可觀儲量。此次實踐讓楊昊霖更加明確,海洋石油科研必須立足現場、把握數據,才能真正服務于能源安全。


據悉,楊昊霖已整理完成涵蓋平臺就位、鉆井、下套管、固井等七大關鍵環節的現場總結報告,后續將結合實踐數據開展專項研究,這正是中石大深海工程團隊 “理論融入一線” 理念的體現,團隊已持續推動多名學子扎根能源現場,以科研為海洋石油裝備升級、國家能源保障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