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能源經濟與管理10講》出版座談會暨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12月28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簡稱:能源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能源經濟與管理10講》出版座談會暨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在京成功召開。中國海油集團副總經濟師兼能源經濟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張廣清、原校長吳小林,以及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羅大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范英等近50位專家參加研討會。
張廣清對《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中譯本、《能源經濟與管理10講》的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提出兩本書的出版對推動能源經濟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和人才的培養有重要的價值,期待各位專家為能源經濟學科下一步的發展貢獻真知灼見和資源。
會議邀請了兩位來自巴黎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的《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主編Manfred Hafner(曼弗雷德·哈夫納)教授與Giacomo Luciani(賈科莫·盧西亞尼)教授分別線上致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郭海濤對《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進行了介紹和點評。
王震作主題為“對能源經濟相關問題的認識”的報告。報告介紹了《能源經濟與管理10講》出版的初衷與編著思路并指出,企業智庫研究隊伍必須要有扎實的經濟管理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要對整體產業鏈及其經濟特征有清晰的概念,強化“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的新型智庫思維,站的高才有全局性,看得遠才有前瞻性,想得深才有系統性。能源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與經濟發展相互依存,正確認識能源與經濟的關系、能源與金融的關系、能源品種之間的替代性及未來發展趨勢,才能更好指導智庫研究工作。報告結束,王震院長向學院能源經濟專業本科學生代表簽贈了《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
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建良教授主持能源經濟學術研討環節,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管網、研究機構的20余位專家圍繞“能源經濟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主題開展了學術研討。與會專家從能源經濟人才培養方式、校企合作、課程設置、實習實踐、科學研究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
《帕爾格雷夫國際能源經濟學手冊》匯聚了世界能源經濟學領域一流專家的深刻洞察與獨到見解,深刻揭示了能源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與角色。為引入國際前沿的能源經濟學理論成果,助力我國能源經濟學學科的建設與完善,能源經濟研究院組織骨干力量進行翻譯并出版,將為我國能源轉型事業的推進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
《能源經濟與管理10講》是王震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在“院長十講系列課程”基礎上編著而成,以油氣產業鏈及其經濟特征為主線,涵蓋能源經濟與公司管理的主要內容。為研究人員快速熟悉能源行業脈絡,系統理解能源經濟與管理核心知識,精準把握企業定位和作用提供重要幫助,也為能源相關行業從業者,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