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年多維對話之“能源文明 青年共鑒”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專場活動舉辦
4月24日上午,全球青年多維對話《探秘石油》之“能源文明 青年共鑒”第二場專場活動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功舉行。來自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蒙古、也門、越南等17個國家的25名外籍青年學生與能源領域專家面對面交流,圍繞石油科普、能源技術發展、文明互鑒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對話。
活動伊始,石油工業出版社副總經理、總編輯龐奇偉表示,能源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不僅支撐著經濟快速增長,也深刻塑造著人類文明進程。本次活動集結了能源領域的專家學者與青年力量,搭建起多元交流的平臺,期望激發青年對能源事業的關注與熱情,為推動可持續能源未來匯聚智慧與力量。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建良表示,書籍是傳遞知識的重要載體,期待有更多像《探秘石油》這樣的優質科普作品,幫助青年更好地認識能源科技,拓展全球視野。他希望此次活動能加深各國青年對能源領域的理解,促進科技創新與國際交流。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仁金從全球能源格局的演變談起,深入講解了氣候變化對能源轉型所帶來的挑戰,并結合油氣產業鏈的地質基礎、運輸安全、煉化及銷售等方面,全面展現了全球及中國油氣發展的復雜面貌。面對在場的國際學生,孫教授也寄予厚望,鼓勵大家秉持文化互尊、協同發展的理念,努力成長為兼具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的能源領域人才。
在圓桌對話環節,各國青年代表積極發言,結合自身經歷與孫教授深入交流。來自土庫曼斯坦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際教育學院教師若賀曼分享了他從留學生成長為文化交流使者的經歷。2023年,他組織中亞留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并收到回信,信中鼓勵大家為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作出貢獻。若賀曼表示,受到回信鼓舞,他決定留在中國,繼續作為友誼的使者和合作的橋梁,為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來自也門的留學生林君誠則表達了他對“鐵人精神”的敬仰,尤其是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讓他深受感動,也激發了他對能源事業的更深思考。
本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中國石油企業文化部、中國化工學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石油工業出版社承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團委、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協辦。作為“能源文明 青年共鑒”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本次交流繼續依托“Z to Z”國際青年文化交流機制,助力全球青年深入了解能源文明,推動多元文化對話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