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團隊成員介紹
魯強:男,中國石油大學信息學院智能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丹麥奧爾堡大學訪問學者。目前主要從事演化計算與符號回歸、知識圖譜與智能問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以及企業橫向課題20余項。在KIS、Information Sciences、AAAI、ECCV、GECCO等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領域會議及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在教學方面主要教授操作系統和知識圖譜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并主編或參編圖書兩部。
王智廣: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教學名師,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計算機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計算機軟件基礎課程)負責人。目前主要從事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相關研究工作。先后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以及企業橫向課題20余項。
張麗英:女,博士、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及應用、時空數據挖掘、圖機器學習。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參與人參加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和重大企業合作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7余篇。教學工作主持教育部及校級核心課程教改項目及校級重點教改項目若干項,發表教改論文5余篇,出版教材兩部。
二、 科研方向
1.數據自動建模—符號回歸方法
此方向主要研究目標是根據數據特征,自動建立能夠描述數據的公式方程,進而揭示數據內部的規律。團隊經過十余年潛心研究,發表了二十余篇論文,逐步形成演化計算與深度學習結合的符號回歸方法,先后在神經網絡內部結構解釋、化工流體和地震反演自動建模、自組織自控制機器人等方面取得突破。

2.石油知識圖譜和多模態“大”模型
該方向以石油領域文獻理解為主要目標,從石油領域知識圖譜構建、面向復雜石油文獻的智能分析、文檔閱讀理解等方面,探索石油數據和知識抽取、查詢及問答;通過構建獨自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模態大模型,實現多種模態信息的輸入和生成。
該方向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關研究院及生產企業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十余年間,先后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石油企業相關橫向課題10余項,探索出石油領域知識圖譜構建的方法論及知識體系,形成支持復雜石油文獻分析的軟件系統、文獻標注系統、面向知識圖譜和文獻的綜合問答系統等多種系統軟件,支撐石油領域知識工程相關方面的研發工作。

多模態文檔分析系統

知識圖譜和文獻綜合問答系統

文獻標準系統

可解釋多模態“大”模型
3.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可視化
該領域主要關注在有限計算資源約束下,實現大規模(TB級)地表、地震體和矢量數據處理、可視化及交互。10余年間,與東方地球物理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研發的多種算法及軟件模塊集成進該公司的KLSeis軟件平臺,有力支撐地震勘探施工作業。

KLSeis地震勘探設計
三、科研項目
近五年科研項目:
2020-202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海上高精度地震數據處理關鍵技術-子課題海上高精度地震數據處理平臺智能化輔助系統研發。
2020-2021:網格快速抽取炮檢對算法研發和初至質控輔助功能開發。
2020-2022:機場智慧消防系統研究與應用
2021-2023:熱高壓分離器、液固分離器流體力學研究與工程開發。
2021-2022:基于集輸鋼制管道知識圖譜的問答系統研究。
2022-2023:虛擬地震采集設計與施工的三維模擬仿真技術研究。
2022-2023:全球含油氣盆地知識智能問答系統。
2022-2023:知識圖譜功能設計開發服務。
2022-2023:錄井生產信息系統結構調整
2023-2024:數據治理頂層設計
2023-2024:鉆完井及井下作業智能優化系統研發-基于機器閱讀理解方法的鉆完井語義解析與智能問答技術研究服務。
2023-2024:石油煉化知識圖譜功能升級擴展項目
2023-2024:測井成巖相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