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團隊成員介紹
1. 朱明達 博士,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信息工程系學科負責人。主要業務領域包括信號檢測與智能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及智能儀器、光纖傳感技術、智慧物聯傳感等,涉及干涉型光纖地震檢波、分布式光纖聲波與溫度傳感(DAS、DTS)技術、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技術(TDLAS),以及智慧急救系統在5G環境下的應用。負責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中石油科技創新基金、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和企業合作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16項,軟件授權著作權8項。
2. 閆景富 博士,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業務領域包括信號檢測與智能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及智能儀器。參與的項目涵蓋了稀疏表示在EIT圖像重構中的應用、多相流電磁成像測量、兩相流動成像測井傳感器的優化設計以及井下高速電纜傳輸系統的研制。負責和參與了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子課題等。
3. 于洋 博士,人工智能學院特任崗位副教授。2024年3月獲得北京交通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學位,4月進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媒體信息安全,AI隱私保護。參與多媒體信息安全方向的重大課題3項,并受理1項專利。在IJCV、TMM、TCSVT、TOMM、SP等計算機視覺頂會頂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以一作發表4篇中科院一區TOP期刊,3篇中科院二區期刊(包含1篇CCF-A分區IJCV)。擔任ICASSP、TIFS、TCSVT、TMM等優秀期刊會議的審稿人,Google 學術引用量232,H指數10。
4. 劉丹妮 博士,人工智能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光纖傳感,硅光子集成。博士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隨后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發表論文1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擔任OE、OC、J SYST ENG ELECTRON等期刊審稿人。作為技術骨干參研多項軍科委創新局項目、中科院先導計劃等。基于光學陀螺的隨鉆探測慣導系統產業應用獲得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高端裝備制造賽道金獎。
5. 吳奇貞 碩士,人工智能學院實驗中心教師,工程師。碩士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隨后就業于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擔任電路設計,主要負責縱向、橫向任務的電路設計與上位機軟件設計。負責與參與多項企業自主項目,并受理4項專利。
二、 科研方向
1. 油氣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井下測量儀器的高精度與高可靠性研究,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多參數監測系統開發;油氣田開發過程的動態監測與數據分析。
2. 油氣光學傳感測量技術:光纖傳感器的設計與優化,光纖傳感的集成與微型化,分布式傳感技術(如DAS、DTS),激光檢測技術等在石油領域的應用。
3. 油氣智慧物聯技術:物聯網環境中的實時數據采集和智能分析,智能傳感網絡,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測井數據分析與預測技術。
三、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復雜油氣藏寬頻帶免調諧核磁共振探測方法研究 (2018-2020)
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科研基金: 復雜算法實時在線運行關鍵技術研究 (2020-2023);
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科研基金: 二維核磁共振測井儀譜儀研究與設計 (2014-2017);
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稀疏表示的EIT圖像智能重構方法研究(2022-2025)
5.校級科研項目:油井多相流多頻雙模電磁成像測量研究(2018-2021)
6.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電磁法兩相流動成像測井傳感器優化設計(2016-2018)
7.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子課題:井下高速電纜傳輸系統研制(2014-2016)
四、成果轉化
1.橫向合作課題: 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測井方法研究 (2023-2026); 傳統點式聲傳感器布網難度大,分布式光纖聲波傳感具有頻帶寬、抗射頻干擾、探測距離遠、能直接接入光傳輸網絡等優點,通過探測聲壓引起的光波相位的變化量從而實現聲波測井。
圖1 10kmDAS麥克風語音信號采集檢測系統
2.橫向合作課題: 基于光纖傳感的振動檢測方法研究 (2024-2027); 針對電學檢波器難以滿足井中地震勘探耐高溫高壓應用需求,采用干涉型光纖地震檢波系統,通過檢波器設計、相位解調技術,實現實時地震波信號探測。
(a)檢測系統
(b)系統指標
圖2 基于光纖傳感的振動檢測系統
3.橫向合作課題: 銷售企業加氣站甲烷遙測儀研發 (2024-2025); 采用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技術進行甲烷激光檢測,實現TDLAS氣體遙測技術,光纖通信技術,針對輸氣站、加氣站氣體監測的智能化信息處理技術。
(a)檢測系統
(b)系統指標
圖3 甲烷遙測儀
4.院前急救5G信息化大平臺;采用5G技術、物聯網技術,實現醫療救助中院前急救的真正上車即入院,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救助效率、效果。
圖4 院前5G急救信息平臺
5.便攜式遠程智慧心電監測儀;采用5G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算法,實現患者在各種不同場景下的便攜式快速心電監測、醫生遠程會診、人工智能輔助診斷。
圖5 便攜式遠程智慧心電監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