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團隊成員介紹
黃霽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石油數據挖掘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入選北京市優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國家治理青年人才、北京市昌平區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發展工程青年人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青年學者。本科和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9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和會議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1篇獲得中國科協優秀論文獎,2篇入選ESI熱點論文,6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5項;獲得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擔任《電子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青年編委,擔任中國電子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分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全國高校電子信息學科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專委會委員、CCF和IEEE高級會員。
呂仲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計算機系系主任,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特聘碩士生導師,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深圳市科創委科技專家。研究領域覆蓋推薦系統、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代表研究成果推薦系統“時間流動性”,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實踐,曾被騰訊廣告、微軟必應、阿里巴巴天貓等企業采用。相關技術成果發表國際頂級會議學術論文十余篇,被引用一千余次,承擔多個省級、國家級課題。
張建兵,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2016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已主持國家863計劃子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各1項,主持橫向科研課題16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和會議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宜裕紫,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復雜網絡分析。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10余篇,授權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多項。作為項目骨干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
王玉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量子計算專委會委員。博士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網絡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聯合培養博士生及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系量子密碼中心博士后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量子機器學習,經典困難問題量子算法加速,量子線路優化與映射,量子密碼協議設計及設備安全性證明。已主持國家青年基金1項,校人才啟動基金1項,密碼管理局密碼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面上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處理器芯片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教育部行支委-科創融教項目1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和會議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二、 科研方向
1. 物聯網與邊緣智能服務
2. 虛擬仿真與地理信息服務
3. 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服務
4. 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服務
5. 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服務
三、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邊緣計算架構的物聯網服務系統性能評價與優化(2020-2023)。
2.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面向服務的群智化生態化軟件設計與建模方法(2018-2021)。
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水下生產系統全生命周期大數據管理方法(2016-2021)。
4.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重點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動態監督關鍵技術研究(2018-2021)。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向大規模動態服務環境的QoS評價方法研究(2016-2018)。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量子糾纏態及相關測量操作的自檢測研究(2022-2024)。
7. 深圳市創新創業計劃技術攻關面上項目:面向國產化軟硬件的自主大數據挖掘平臺關鍵技術研發(2021-2023)。
8.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物聯網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20-2023)。
9.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農產品質量追溯的形式化建模理論和方法研究(2020-2022)。
10.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物聯網環境下的服務組合方法研究(2016-2018)。
11. 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青年骨干個人項目:面向物聯網的服務評價方法研究(2016-2017)。
12. 國家能源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開放課題:高溫高鹽油藏化學驅提高采收率知識庫構建及智能推送研究(2023-2024)。
13. 大規模流數據集成與分析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面向物聯網服務的云邊端協同優化方法(2022-2023)。
14. 農業農村部區塊鏈農業應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融合區塊鏈和流程建模的農產品質量追溯技術研究(2022-2023)。
15. 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基于社交關系的物聯網服務管理(2015-2016)。
16. 密碼管理局密碼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面上課題:基于量子關聯關系的可驗證隨機數生成器研究(2021-2023)。
17.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處理器芯片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高效量子電路映射與優化算法研究(2025-2027)。
18.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青年學者基金:物聯網服務質量評價與優化(2018-2021)。
19.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人才啟動基金:提高可驗證隨機數生成率的理論方法研究(2021-2024)。
20. 橫向項目:小麥功能結構協同模擬模型的邊緣部署和智能優化技術(2024-2026)。
21. 橫向項目:勘探開發數據安全策略提升技術研究(2024-2025)。
22. 橫向項目:二三維一體化地圖引擎及服務技術開發(2024)。
23. 橫向項目:海量地址清洗和地圖服務技術開發項目(2023)。
24. 橫向項目:綜合態勢動態展示系統技術開發(2022)。
25. 橫向項目:自組織網絡路由協議開發和測試驗證(2022)。
26. 橫向項目:車聯網服務行業調研報告(2022)。
27. 橫向項目:大桃生產物聯網分布式部署算法性能優化評價(2022)。
28. 橫向項目:海工模式優選決策信息系統測試與維護(2020)。
29. 橫向項目:海洋工程模擬仿真培訓及考評系統測試(2020)。
30. 橫向項目:海工模式優選決策塊研發與集成(2020)。
31. 橫向項目:新型經營主體物聯網硬件集成信號與數據傳輸測試(2017)。
四、成果轉化
1. 軟件:飛行體掃描區域可視化仿真軟件,已轉化。
2. 軟件:街景數據發布工具軟件,已轉化。